网站首页: 主页 > 政策法规 >

延庆区:关于印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的通知

【政策解读】关于《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的通知》的解读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中心),各市属垂直部门: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印发给你们,请按要求继续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延政办发〔2020〕10号)同时废止。

  

  

  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1229

【点击下载】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docx

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
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修订)

       推进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中关村示范区创新驱动引领作用、推动延庆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以及《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等文件,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北京世园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精神,深入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和首都“四个中心”战略功能定位,秉承“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宗旨,发挥中关村示范区科技引领先发优势,坚持创新发展、减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突破现代园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逐步将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园艺产业集群和发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协同创新发展
紧扣世界前沿、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产业高端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大科技创新,深挖文化资源,将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有效结合,完善产业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产业发展新引擎。
    (二)坚持市场主导,产学研用融合发展
充分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主动发挥政府引导,充分调动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农民合作社以及专家学者、实用型人才、新型职业农民等积极性,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三)坚持改革引领,资源整合发展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举全区之力,各部门齐抓共管,强力整合政策、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形成合力。构建以技术、人才、信息、市场等为要素的创新体系,营造良好产业生态。
      三、发展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高水平推进世园会遗产后续利用,形成具有园艺特色的文化功能区,打造北京融合园艺发展示范区、京西北园艺体验消费目的地。打造全国花卉“科技创新平台”“综合信息平台”“培训平台”“会展活动平台”“产业促进平台”,将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初步建设成为首都高质量绿色发展示范区、北方现代园艺产业创新集聚发展主阵地、国际园艺创新要素和资源链接的重要枢纽。创新要素不断聚集,创新创业活力持续迸发,创新成果逐步产业化,培育一批领军企业,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攻克一批关键技术。
       到2022年,冷凉型及球宿根花卉引种繁育、特色蔬菜果品种质资源收集繁育、花卉工程技术研发、园艺植保技术推广等产业环节取得新突破,打造中国冷凉型花卉及球宿根花卉引种繁育中心、首都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植保技术推广中心,推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管理、园艺微景观文创等业态走在行业前列。现代园艺企业、科研单位、产业组织集聚数量超过200个,细分领域领军企业5个,引进科研创新团队15个;园艺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9亿元;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具有专利权的新技术、具有实用新型专利的新产品20个;现代园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100项。
       四、主要任务
    (一)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
      1.优化产业格局
      支持企业、高校院所、行业组织,以现代园艺品种创新、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及园艺科技服务业为方向,聚焦种质资源评价和利用、品种创新、品种审定推广、新品种权保护等产业环节,重点突破高端园艺种植生产、专用设施设备及资材生产、产品采后保鲜等关键技术,推动与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电子商务、金融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统筹世园会园区产业用地资源,辐射周边区域,围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会展交易、文旅融合,打造要素齐全、动能强劲、协同发展的产业“核心区”。依托镇域产业园产业特色和发展基础,立足承接科研成果转化,构建“西部滨水多产融合”“中部平原规模生产”“东部山地科研示范”的产业园组团,形成“专特精新”的产业“拓展区”。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世园公司
   (二)实施三大创新工程,逐步构建高精尖结构
      2.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搭建园艺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高校院所主动申报承担国家及市级重点园艺科研任务和重点项目;支持各个创新主体间开展合作共建,建设覆盖生产到消费、研发到市场各个环节,覆盖技术开发、技术熟化集成到生产示范推广创新全过程,形成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现代园艺产业创新链条,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大中小企业融合创新模式;支持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现代园艺品种创新,开展特色新优园艺植物品种研发培育,加快建设一批种质资源保存库和良种生产基地;支持产业园应用设施化生产等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加速推进现代园艺产业管理智能化、设备现代化、作业机械化。支持园艺及相关领域专家为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协
       3.创新要素集聚工程
      发挥好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平台作用,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政策链上相关高端要素,利用好中关村及延庆区利好政策,依托中国花卉协会建立“中国花卉发展中心”,依托国际竹藤中心建立“国际竹藤中心延庆研发基地”。加快创新要素和创新主体集聚,吸引高端科研团队、高科技型企业、高精尖人才等入驻,形成全国园艺产业高端要素集聚平台。推动形成人才、技术、资本“新三驾马车”,打造现代园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器”和“辐射源”;建立企业与高校院所、行业组织的定向交流机制,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营造创新生态。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4.创新成果转化工程
      充分发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科研创新资源优势,发挥政府推广部门和科技型企业、市场科技中介的技术服务优势,搭建开放共建、资源共享的科技成果交易体系,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综合体,促进园艺新品种、新技术就地转化。建立起一批冷凉花卉科研生产示范基地、球宿根花卉科研生产示范基地、有机蔬菜科研生产示范基地、绿色有机果品栽培示范基地等,支持主题鲜明、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好的科技小院建设。打通现代园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主责部门: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各相关乡镇
      构建六大服务平台,切实提升服务能级
      5.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引导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院所以及科技中介机构,采取“院所+政府”“企业+院所”及“企业自建共建”等多种模式,通过整合、集成、优化科技资源,为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创业提供服务,建立繁育中心、种质资源库、综合实验室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进行现代园艺关键共性技术等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
       6.构建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积极引导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管理等产权服务类企业集聚,支持企业主体通过市场化方式建立新品种产权交易平台,协助供需双方对接,提供知识产权申报、品种权价值评估、品种供求信息资讯、品种权交易、交易行为鉴证等服务,形成价格规范,实现公平竞争,打造园艺科技成果交易推广的示范窗口。
      主责部门:区园林绿化局
       责任部门: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
       7.构建科技金融平台
      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及时为有需求的现代园艺企业提供金融资源对接,帮助其通过银行、证券公司、风险投资、产业基金、信用平台、融资租赁公司等多种渠道进行融资。
        主责部门:区发展改革委
        责任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8.构建市场对接平台
      政府协助企业搭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市场对接平台,围绕生态环境修复、景观提升、城市绿化美化、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加强应用场景建设和示范工程,推动一批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在服务城市运行发展中率先示范应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市科委和中关村政策资源优势,积极开展产业服务和推广,加大新产品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
      主责部门: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区园林绿化局、区城市管理委、延庆公路分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9.构建政务服务平台
      围绕服务企业落地发展和中小型企业创新创业,打造便利优质的政务环境,以“办好一件事”为标准,持续深化“一网、一窗、一门、一次”改革,政府服务事项实现全程网上办。围绕减环节、减时间、提效率,简化项目审批程序,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及时主动跟进服务企业,搭建诉求集中反映平台,提升企业满意度和群众获得感。
      主责部门:区政务服务局
      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10.构建人才培训平台
      支持职业院校与行业组织、科研院所及企业合作,建立花卉行业培训交流平台,加大智慧园艺、信息技术等实用人才培训;针对在延具有影响力企业的高管,开展靶向引进,优先在住房、教育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大回乡青年园艺创新创业支持力度;支持产业园与企业合作,建设园艺人才实训基地;加强本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对吸纳本地劳动力的企业,按照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主责部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区教委、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优化“一区多园”布局,不断完善产业格局
     11.打造“科研会展”核心区
     健全世园会园区后续利用内外协作机制,发挥好世园会园区优质资源,用好园艺产业发展带等产业空间,支持园区加快现代园艺科技型企业、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引入集聚,延续世园会带动产业发展热度。支持“北京(国际)花园节”等品牌展会活动持续举办,搭建全国花卉展会、交流活动平台,全力建设现代园艺企业集聚、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世园产业IP品牌运营的产业核心功能区,为建设“现代园艺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园艺国际交往中心”“现代园艺文化交流中心”提供支撑。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世园公司
    12.培育“专精特新”产业园
      依托延庆自然资源禀赋,在“一区多园”布局基础上,根据产业园优势,支持产业园与企业、高校院所合作,承接高校院所、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承接重点园艺项目落地,主动承接世园会园区外溢效应,逐步形成“西部滨水多产融合”“中部平原规模生产”“东部山地科研示范”格局,打造一批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创新型的产业园,形成各具特色、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的产业格局,走出一条高端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主责部门: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部门: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各相关乡镇
    (五)深化改革,完善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13.强力整合各方资源
      持续聚焦现代园艺产业发展,举全区之力,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发挥部门合力,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建立衔接紧密的工作机制。强力整合政策、土地、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加大政策体制创新力度,继续加强对现代园艺产业发展和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持。
      主责部门:区发展改革委
      责任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   
     14.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
      针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建立闭环服务机制,加大项目用地、项目前期投资等重点难点问题协调解决力度。坚持走访企业“上门问需”,深化落实“服务包”“服务管家”制度,对企业各项发展需求,做好协调解决和跟踪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管理,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各相关乡镇
     15.不断提升社会参与度
     吸引现代园艺产业、人工智能、现代生物等多领域专家、企业家、学者等参与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发展,成立专家委员会,提供产业、项目发展评估。发挥联盟、商会和协会等产业组织行业引导作用,形成共同推进现代园艺产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主责部门: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责任部门: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财政局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建立健全园艺产业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创新中心年度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审议重大决策部署、重大项目建设、重大资金使用情况。联席会议由主管园艺产业的区领导牵头,各部门明确职责、各司其职。举全区之力,整合资源,加快解决重大项目选址和落地协调问题,支持创新中心重点工作推进。
   (二)加大政策资金支持
      充分利用好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政策,发挥中关村管委会、延庆区合力,全面落实《关于促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现代园艺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发挥好延庆科技创新基金等撬动作用,鼓励天使投资、创业投资和新兴产业投资基金等社会资本加大投资支持。
   (三)强化考核督导
     完善中关村现代园艺产业创新中心发展评价指标,对各部门推动创新中心建设、现代园艺产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考核。开展专项督查,建立工作台账,强化结果运用,推动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营造社会氛围
     利用各种渠道和媒体,建立现代园艺科普、标识和宣传系统,营造各方重视、全民参与、合力推进的产业氛围,支持文化创新,促进园艺进生活。及时总结工作中涌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例,加强宣传推介。
 
    附件:1.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具体指标
    2.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主要任务
 
 
 
 
 
 
 
 
 
 
 
 
 
 
 
 
 
 
附件1
 
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具体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指标任务
1 集聚现代园艺企业、科研单位、产业组织数量(个) 200
2 培育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个) 5
3 引进科研创新团队(个) 15
4 园艺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亿元) 9
5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专利权新技术、实用型新产品(个) 20
6 促进现代园艺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项) 100
 

 


附件2
 
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主要任务

序号 任务名称 主责部门 责任部门
1 坚持规划引领,持续加强顶层设计 优化产业格局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发展改革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世园公司
2 实施三大创新工程,逐步构建高精尖结构
 
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协
创新要素集聚工程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发展改革委、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创新成果转化工程 区农业农村局 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各相关乡镇
 
 
 
 
 
 
 
 
3
 
 
 
 
 
 
 
 
 
 
 
 
 
 
 
构建六大服务平台,切实提升服务能级
 
 
 
 
 
 
 
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
构建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区园林绿化局 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市场监管局、区司法局
构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构建市场对接服务平台 区农业农村局 区园林绿化局、区城市管理委、延庆公路分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构建政务服务平台 区政务服务局 区发展改革委、区城市服务管理指挥中心、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构建人才培训平台 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区教委、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4 优化“一区多园”布局,不断完善产业格局
 
打造“科研会展”核心区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发展改革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世园公司
培育“专精特新”产业园
 
区农业农村局 区园林绿化局、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文化和旅游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各相关乡镇
5 深化改革,完善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强力整合各方资源 区发展改革委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区委组织部、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  
完善重点项目服务机制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发展改革委、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延庆分局、各相关乡镇
不断提升社会参与度 区科委(中关村延庆园管委会) 区委组织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