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关于印发《上海市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现状值 (2020年) |
预期值 (2025年) |
1 | 连接高地 | 固定宽带平均可用下载速率 | Mbps | 50.32 | ≥120 |
2 | 固定宽带平均接入带宽 | Mbps | 209.90 | ≥600 | |
3 | 5G网络用户平均下载速率 | Mbps | 335.19 | 500 | |
4 | 5G用户普及率 | % | 24.50 | 100 | |
5 | 计算高地 | 互联网数据中心标准机架可用规模 | 万架 | 11 | 28 |
6 | 数据中心算力 | PFlops | 4600 | ≥14000 | |
7 | 新建数据中心综合PUE | - | 1.3 | <1.3 | |
8 | 感知高地 | 物联网数据卡终端数量 | 万个 | 约6000 | >10000 |
9 | 其中:新型城域物联感知终端数量 | 万个 | 500 | >1000 | |
10 | 枢纽高地 | 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 | Tbps | 6.90 | ≥15 |
11 | 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 | Tbps | 28 | ≥80 | |
12 | 创新高地 | “双千兆”创新应用项目 | 个 | 400 | 1500 |
衔接“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城市空间发展要求,结合城市数字化转型需求,进一步完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布局,加快形成“全域提质、两翼添能、新城创极”的空间新格局,以最优资源配置夯实城市数字底座。
(一)全域提质,再攀新高峰
聚焦提升城市活力和品质,在全市范围内完善网络连接设施布局,统筹计算、感知设施科学部署。加快5G网络资源在特色商圈、历史风貌区、黄浦江苏州河沿岸等的深度覆盖,助力提升区域服务品质。提升国际网络资源在外滩—陆家嘴—北外滩、世博—前滩—徐汇滨江等跨国公司总部、金融机构和顶级商务机构聚集区的服务能级,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加快连接、算力、智能感知等设施等在张江地区、临港新片区、G60科创走廊等高端产业集聚区的部署,全面支撑制造和服务、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
(二)两翼添能,打造新基础
聚焦“双循环”发展要求,推进各类枢纽型设施、功能型设施在本市东西部两大重点功能区域落地,持续丰富面向国内国际需求的服务功能。发挥临港新片区政策和制度优势,推进通信海缆及配套设施、全球数据枢纽平台等国际互联网设施建设。围绕虹桥商务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推动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建设,加快基于“一体化”要求的制度与模式创新。
(三)新城创极,树立新标杆
围绕五个新城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五个新城集约化通信管道、通信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服务能级。推进FTTR试点建设,提升光纤到房间、光纤到桌面规模占比。率先部署支撑数字孪生应用的相关各类信息基础设施落地,打造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新标杆”。
五、“十四五”发展主要任务
(一)打造多网协作立体覆盖的连接高地
以“双千兆”建设为引领,构建弹性、智能的连接网络,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速率和时延的感知,满足居民生活、产业发展等各类应用需求;通过创新手段完善传统基础设施部署,全面提升设施服务能级。
1.全面推进5G网络深度覆盖。坚持“市域做全、重点做深”,利用宏站、微站等多种形式,开展弱覆盖区域的补盲工作,加强沿江、沿海区域以及新建高速、高铁等交通干线沿线5G基站部署,完善全市域5G SA覆盖。推进中心城区、五个新城及其他郊区城镇化地区深度覆盖,重点在商圈、交通枢纽、医院、学校等人流密集区域,采用微站、分布式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网络深度覆盖。利用700MHz频段补充完善5G网络覆盖,进一步提升本市无线网络覆盖能力。至2025年5G基站规模超过7万个,超过8000幢商务楼宇和重点公共建筑完成5G室内覆盖,全市5G网络覆盖率超过90%。
2.推进公众移动通信网络协调发展。强化4G与5G网络间的“协同互补”能力,持续优化4G网络在本市的覆盖,重点加强在居民区、地下场景及偏远郊区的网络部署,发挥其作为语音业务和物联网业务的协同承载功能。加快2G和3G网络退网工作,鼓励通信运营企业积极引导用户迁移转网,通过释放空间与网络资源,进一步支撑5G网络建设。
3.加快面向行业的移动通信专网建设。积极运用专用频段独立组网、基于公网频段建设独立专网、在专网与公网之间共享RAN或控制面等多种方式,开展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全面满足城市管理、产业发展等对网络时延、可靠性、数据安全与隔离等要求。面向城市管理,推动现有窄带移动专网向宽窄结合演进,进一步满足视频、图像传输需求。面向车联网示范应用,推动5G/LTE-V2X网络建设,覆盖超过1000公里的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面向智能制造发展,在国家总体要求下探索基于专用频率的工业5G专网率先试点。面向民用航空需求,探索推动地空间宽带通信网络建设,实现地空间高速数据传送能力。
4.持续提升光纤宽带网络服务能级。突出“应用为先”,持续推进光纤到房间、到桌面、到机器。积极引导通信运营企业推进千兆光网入户,促进家庭光网千兆终端的广泛使用,显著提升用户规模,到2025年用户渗透率超过50%,满足基于VR、超高清视频等技术的应用需求。率先开展万兆入户试点,到2025年万兆覆盖小区规模力争超500个,进一步满足超高清直播、实时互动类业务需求。推进OTN智能光网、工业PON技术在工业园区的应用,更好地满足智能制造发展要求。打造一批拥有超万兆接入能力的“光速楼宇”、“光速园区”,提升宽带服务能级,进一步推动共享、平等的宽带接入资源建设,持续净化商务楼宇宽带接入环境。至2025年“光速楼宇”数量超过2000幢,“光速园区”数量超过50个。
5.深入推进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持续推进网络基础设施IPv6改造,推动IPv6与千兆光网、5G网络同步规划建设及实施。不断深化应用基础设施IPv6改造,全面提升云服务平台、内容分发网络等的IPv6服务能力。引导运营企业对存量老旧家庭网关升级替换,不断提升终端设备IPv6支持能力。深化网站和移动APP应用的IPv6升级改造,持续提升IPv6流量规模。加快政务、金融、教育、工业互联网等行业融合应用,整体提升上海IPv6规模部署和创新应用水平。到2025年,实现IPv6活跃用户占比不低于80%。
6.积极支持通导一体的卫星设施建设。结合国家和本市卫星应用项目建设,综合考虑空间通道、电磁环境、地质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开展卫星地面设施布局研究,支撑卫星网络(空间段)与地面现有网络的连通,支持卫星互联网在民航客机、海上船舶上的应用,进一步提升宽带网络在客机、船舶上的服务感知。支持本市北斗地基增强站优化升级,面向自动驾驶、应急减灾等需求,支撑基于北斗网络的高精度位置、高精度授时以及短报文等服务应用,夯实本市时空信息底座基础。
7.持续推动通信网络与应用发展演进。加快通信运营企业骨干网络向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的云网融合架构演进。面向低时延需求,推进通信运营企业城域网络扁平化,减少网络访问转接跳数,依托现有机房资源推进应用内容的本地化覆盖与内容节点下沉,进一步提升高清业务、直播业务的服务感知。面向网络灵活选取、智能控制和业务快速响应开通的需求,推进通信运营企业现有网络云化、智能化改造,优化组网方式,推动SDN、NFV、TSN等技术应用,促进互联网演进升级和健康创新发展,满足金融贸易、交通物流、工业制造等行业发展要求。
8.不断夯实基础资源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管道、铁塔、杆站等信息基础设施的集约化建设水平和规范化服务能力。管随路动,依据道路新建、改建进度同步推进信息通信管道新建、扩容及优化,提升道路通信管道覆盖比例及管孔利用效率,基本消除本市及跨省道路信息通信管网“断头路”及“栓塞”现象,全市市政道路通信管道覆盖率超过90%;进一步推进住宅小区、商务楼宇、产业园区等接入管道集约化建设,打通连通红线内外的“最后一百米”管道资源。继续推进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工作,优化市容市貌,助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创新铁塔资源供给方式,依托高速路设施、高架龙门架、3F杆等市政设施部署5G基站,加快现有综合杆改造,鼓励使用综合杆建设5G基站。鼓励电信设施运营主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加快管线、铁塔等基础资源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资源的统筹建设与科学管理。
专栏1:数网“厚植”工程 |
完善5G网络覆盖能力。根据本市5G移动通信基站布局规划导则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编制各区移动通信基站布局专项规划,以规划为引领推进5G基站建设,持续优化5G基站布局。加快5G SA升级部署,满足网络切片、低时延等应用需求。通过宏站、微站(杆站)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室外5G网络覆盖质量,在沿江沿海区域,以业务需求为导向通过低频段重耕等手段,进一步实现江面、近海海面5G网络覆盖;针对人流密集的室内区域,加快5G分布式系统建设,显著减少覆盖盲区。到2023年重点区域平均下载速率达到1000Mbps,上行达到200Mbps,5G用户渗透率达到70%;到2025年实现全市十大商圈、两大机场、超350个轨道交通地下站点及8000幢商务楼宇等的室内全覆盖,打造一批高质量的5G医院、5G校园。 提升千兆光网接入感知。在千兆光网全覆盖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千兆光网用户渗透率,显著提升家庭宽带接入带宽。至2023年全市固定宽带平均接入带宽超过500Mbps,至2025年千兆光网用户超500万户。进一步提升全市商务楼宇、特色园区宽带接入水平,2025年实现商务楼宇、各类产业园区万兆光网全覆盖。 完善全市基础设施科学部署。根据全市架空线入地工作部署,完成超过600公里信息架空线入地,其中五个新城每年推进超过30公里架空线入地。在新增综合杆基站的基础上,加快对全市综合杆的利用,通过直接搭载或附加美化罩搭载部署综合杆基站方式,实现“多杆合一”、“一杆多用”市政综合杆升级。优化完善本市道路信息管线资源,打通全市300余处断头管道,解决约650处 “栓塞管道”问题;通过新工艺增加管孔可容纳光缆规模、减少线缆迂回路由、加快铜缆退网、开展大容量替换小容量线缆等方式,提升管孔利用率。鼓励管线、铁塔等基础设施运营单位开展智能化改造,不断完善管理平台,向需求企业和单位更好地分配资源,及时满足需求。 |
发挥上海国际网络节点优势,进一步推动通信海缆等基础资源部署及国际、省际出口带宽扩容,创新推进面向全球数据服务的枢纽平台建设,进一步提升国内国际数据服务能力;完善通信运营企业核心节点布局,加快重大互联网设施落地,进一步提升上海城市对数据、信息的“凝聚力”。
1.持续推动通信海缆设施建设。开展国际通信枢纽基础设施布局研究,推动新设登陆点和登陆站,为更多通信海缆登陆预留空间。协调推进新建通信海缆在本市登陆建设,助力丰富我国海上信息通道资源。扩容已有通信海缆系统规模,进一步提升通信海缆系统使用率。根据国家部署推进海缆保障基地建设,助力提升通信海缆的运维保障能力,巩固上海国际信息枢纽地位。
2.持续提升国际通信服务能力。支持通信运营企业国际通信出入口局的扩容建设,加快扩容骨干网上海节点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助力提升国际网络通达与调度能力。促进通信运营企业优化城域网络,整体提升外向型企业集聚区接入国际互联网资源的效能,在重点区域部署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显著提升上海及长三角区域国际互联网访问感知。
3.推动全球数据枢纽平台设施建设。依托上海亚太互联网交换中心资源基础,探索建设国际数据本地存储、计算与跨境传输为一体的枢纽平台设施,提升数据的存储、计算和处理能力,吸引国际数据在上海汇聚转接,支撑国际互联网数据跨境安全有序流动,促进更多国际互联网业务拓展,助力上海打造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推动区域更好融入全球数据服务体系。
4.完善区域通信网络枢纽资源布局。结合城市空间发展要求,促进通信运营企业进一步加快服务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发展的核心机房建设,推动中国广电骨干网络节点和区域运营中心在上海落地。推动通信运营企业超100Gbit/s大容量平台设备在核心及汇聚网络上的应用,提升高速率需求专线业务的调度能力。持续提升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强化省际互联网数据交互能力。完善长三角区域互联互通光缆建设,促进长三角省市间数据高速直达、信息顺畅互通。
5.促进重大互联网功能设施部署。推动更多国际互联网根域名解析镜像服务器节点落地,进一步提高区域网络访问效率、提升互联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支持国家区块链基础设施上海超级节点建设,构建国家级区块链支链。推动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上海)扩容建设,鼓励行业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
专栏2:数枢“增能”工程 |
推进全球数据枢纽平台建设。在现有的国际互联网转接业务的基础上,对亚太互联网交换中心进行扩容,在临港新片区建设全球数据枢纽平台,积极推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平台的应用,为境内外用户提供涵盖IaaS、PaaS、DaaS与SaaS多层级的云平台服务,更好的支撑境内企业拓展海外业务、境外企业来华开展面向大中华区的服务,助力上海成为全球数据服务体系的重要节点。 打造低时延国际网络访问能力。重点聚焦陆家嘴金融区、张江科学城等国际业务集聚区域发展需求,加强对现有城域网的升级改造,从架构、性能、调度等多方面,提升通达国内国际网络的访问质量,降低访问时延。引导通信运营企业利用优质网络资源分别建设虹桥商务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的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 |
聚焦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要求,推进高端绿色数据中心、边缘计算节点设施合理布局,构建适应云边协同体系的算力网络,加快各类面向行业应用的算力平台落地,夯实上海算力资源基础。
1.统筹增量云数据中心发展。结合本市“双碳”工作部署和能耗总量控制要求,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金融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和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提升,统筹布局、规模、用能,按照南北呼应、东西联动、整体均衡、重点集聚的空间分布,引导企业在本市电力、土地和网络资源供给条件较好的外环以外既有工业区、发电厂区,规模化、集约化建设云数据中心。鼓励数据中心运营企业在建筑结构、供配电、空调制冷、IT设备等方面采用先进绿色降碳技术,加大绿色能源应用占比,推动数据中心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确保新建数据中心综合PUE低于1.3。
2.加快存量数据中心结构优化。多措并举推动本市既有数据中心提质增效,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采用液冷、模块化电源、模块化机房等高效系统设计,光伏发电、余热回收等绿色节能措施,推动数据中心升级改造,改造后的PUE不超过1.4。分类推动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纳入本市产业结构调整限制和淘汰目录,研究引入用能权交易、差别化电价机制、减量替代等政策手段,加快推动纳入限制目录的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引导对淘汰类数据中心的关停并转。
3.推动面向应用的边缘计算节点布局。结合5G、人工智能等技术运用,面向交通、教育、制造、城市管理等应用场景,充分利用通信机房、电力变电站等资源,在全市产业园区、大型厂区、商圈等需求集聚区建设集网络、存储、计算等资源于一体的边缘计算节点,进一步减小传输时延,提升网络运行效率,提高算力供给能力,优化用户使用体验,满足用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对业务的快速获取、实时计算、数据聚合与互操作、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需求。
4.重塑数据中心网络与新型算力网络架构。围绕本市数据中心集聚区,按需设置数据中心网络核心节点,促进核心节点与通信运营企业骨干网络直连,减少集聚区至网络骨干节点跳数,实现上联骨干节点单向时延不超过10ms。进一步优化数据中心跨地域数据交互,鼓励本市各数据中心集聚区间,本市与长三角主要城市数据中心集聚区间建设直达通信链路,满足数据中心网络低时延、高带宽需求。在云数据中心间、云边之间以及多边缘之间部署高吞吐、低时延、敏捷连接的高效算力网络,支持算力调度、算力均衡随选等能力。加大对数据中心网络质量、保障能力和能效水平的监测,提高数据中心服务能级。
5.按需推进各类算力平台部署。促进集不同精度算力能力和多元技术融合的算力中心创新发展,满足智能制造、智慧出行、城市治理等多种场景应用需求。重点围绕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临港新片区、张江科学城等区域发展需求,汇聚网络、算力、算法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推动算力中心落地,实现网算资源的一体化高效集成。开展人工智能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建设,开发算力调度系统,推动本地间及本地与外地算力中心间的互联,实现跨地域平台之间智能调度。
专栏3:数算“强基”工程 |
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建设。在临港新片区、青浦、松江、金山等数据中心配套资源条件较好、区位优势明显的区域加快推进国家算力网络枢纽长三角节点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承载数据跨境存算、跨区域算力调度和创新示范应用等需求。加快推进已获本市用能支持的数据中心项目建设,促进形成服务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数据中心集聚区,重点支撑金融高频交易、超高清视频、车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安防、未来社区等应用需求。鼓励企业引入液冷、光伏发电、储能等新技术,推动数据中心PUE持续下降,集聚区新建大型云数据中心综合PUE降至1.25左右。 推动存量数据中心提质增效。排摸和分类梳理存量数据中心,将综合PUE高、在网时间长、规模小、效益差、利用率低的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纳入产业限制和淘汰目录,完成不少于5000机架的数据中心退旧上新、腾换。推动纳入至淘汰目录的数据中心在“十四五”期内完成关停并转。加快建立涵盖数据中心基础信息、能效、碳排放、网络、算力等在内的市级数据中心在线信息监测平台,推动本市数据中心全量接入平台,为数据中心提质增效提供平台和数据支撑。 加快算力中心部署。建设面向全国及长三角区域服务、支持跨域资源调度的算力中心,通过算力资源协同和调度,形成东西部地区之间、长三角区域内数据中心集群间的算力弹性使用和高效获取的共享机制,实现“东数西算”。发挥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大型云计算企业、人工智能龙头企业资源优势,推动第三方算力中心建设,实现网算资源的高效集成,以算力出租等方式为各类企业提供所需的底层算力资源,助力企业更好发展,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创新活力。 探索公共算力服务平台建设。聚焦科学计算需求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统筹政府投资的高性能计算资源,按照“共建、共享、共维”的理念,打造人工智能计算公共服务平台,按需增加超算能力供给,至“十四五”期末滚动扩容至E级算力水平。开发算力调度系统,推动算力中心的本地与异地互联,实现跨地域算力中心间同构或异构算力平台的智能调度。 |
围绕经济、生活、治理全面数字化转型需求,以“物联、数联、智联”三位一体的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促进各类物联感知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深度融合。“应感皆感”,有序推进物联基础设施部署,打造集终端、网络、平台相协同的数字孪生体系。
1.持续加快各类智能感知终端部署。引导面向产业效能提升的感知终端建设,鼓励面向生活品质提升的感知终端应用,加快面向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的感知终端部署,全市各类感知终端总规模超过亿级。持续发挥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在城市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消防安防、社会治安、防灾减灾、环境监测等方面的终端部署,部署规模达千万级,提升城市运行态势感知能力。
2.进一步完善全市物联感知网络建设。推动2G/3G物联网业务迁移转网,建立健全NB-IoT、LTE-Cat1和5G为主导的物联网综合生态体系,以NB-IoT满足大部分低速率场景需求,以LTE-Cat1满足中等速率物联需求,以5G满足更高速率、低时延物联需求。充分利用现有移动基站的站址资源,实现面向城市数字化转型各类应用场景的物联网立体式覆盖。
3.优化面向城市运行管理的物联网管理平台。对接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按照集指挥调度、数据分析、决策仿真等功能于一体的市、区、街镇三级架构,建设和完善运营级的城市物联网管理平台,强化各级物联网管理平台间的互联互通,支持不同感知终端间的数据汇聚、快速交换和共享应用,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提供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的感知终端管控服务。
4.搭建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在五个新城等重点区域率先探索数字孪生城市建设,按照集约化原则共建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平台。利用卫星遥感、北斗定位等技术,不断完善全市地形地貌特征、建筑设施、地下管网等城市空间要素数据采集;对多类地理信息数据库进行转换和整合,形成城市地理空间信息数据库;基于城市GIS地图,利用影像多视匹配、纹理映射等三维建模技术,逐层加载地形、道路、建筑等空间数据,搭建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加载城市各类运行数据,实现地上地下三维可视、虚拟现实相互映射,有力支撑城市运行数字体征的动态监测。
专栏4:数感“提质”工程 |
推进物联感知基础设施向城市管理赋能。加快数量与质量兼顾的智能感知终端在城市公共安全、生态环保、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部署,强化物联感知终端部设、网络接入、数据算法、安全管理等的规范要求,促进跨部门、跨行业的感知平台互联与数据互通,实现各类感知数据的科学应用。夯实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感知、监测、预警能力,助力构建面向多元数据融合的城市运行智能决策体系。 支持面向产业的多场景物联应用发展。根据本市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建设情况,在临港新片区、嘉定安亭、浦东金桥、奉贤南桥等区域,利用龙门架、信号灯杆、照明灯杆或监控杆等资源,加快微型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环境监测感知设施,摄像设备、毫米波雷达等前端感知设施及RSU在道路侧的部署,为实现辅助驾驶安全以及全天候、全场景的无人驾驶提供设施基础。加快推进在船舶、汽车、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的感知终端部署,开展对工业现场“哑设备”数字化能力改造,支撑多元工业数据采集,加快形成机器视觉、远程控制、智能检测等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 提升五个新城物联感知能力。集成发展新一代感知、网络、算力、安全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推动五个新城数字孪生城市基础平台建设,促进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结合道路综合杆等建设,推进智能感知节点和网络的统筹规划、集约建设、规范运营,按照全市统一的城市资源标识解析规范,提升各类终端接口兼容性,实现地上、地下、水域等城市空间全覆盖,生产、生活、生态等运行体征全感知。提升物联感知网络承载质量与安全防护能力,保障物联感知业务体验和网络安全。 |
围绕城市发展、产业布局要求,通过应用、机制和技术创新,探索面向未来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以创新为引领,不断输出支撑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上海方案”。
1.支持以5G为代表的新技术应用拓展。加快“5G+”在产业发展、居民生活、城市治理方面的深度应用。在智能制造领域加快应用5G、物联网技术推动传统制造园区升级,在智慧医疗领域推动卫生健康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在城市管理领域利用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不断丰富面向城市治理的感知手段。通过试点示范、组织创新大赛等多种方式,促进各类创新样板项目建设,为创新应用提供展示窗口,持续推广一批在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应用项目,探索形成可复制的商业模式。
2.探索基础设施协同发展与机制创新。面向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发展要求,统一标准、统筹规划、协同布局信息基础设施,提升互联互通质量,实现用户感知一体化;依托适宜产业园区布局高等级数据中心集群,促进长三角区域及全国算力资源协同发展;探索支撑跨域车路协同、区域协同管理等应用的信息基础设施统一建设和运营,推动跨区域网络和数据协同的率先突破。聚焦临港新片区创新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依托国际数据枢纽设施建设,探索增值电信业务在临港新片区的进一步试点开放,吸引跨国企业开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等设施建设和业务运营,提升互联网经济活跃度;推动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建设试点,探索网络运营新模式及业务创新,吸引ISP、ICP等企业接入,进一步提升区域网络互联互通能力。
3.助力新型网络技术的探索与试验。按照国家部署探索开展5G毫米波组网试点,为工业控制、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提供超过1Gbps的超高速率超低时延接入服务。搭建前沿技术的基础设施测试环境,助力在国内率先开展6G、区块链、扩展现实等新技术研究与攻关,积极参与国家未来网络试验的节点布局和设施部署,将上海打造成为前沿技术的试验田。
专栏5:数创“点亮”工程 |
加快面向5G的应用创新。面向智能制造、智慧医疗、智慧教育等“十大领域”,加快在本市重点产业园区开展内外网升级改造,支撑“5G+工业互联网”应用;围绕急诊救治(应急救援)、远程诊断、远程治疗(智能治疗)等重点方向,丰富“5G+医疗”应用场景。加快在本市5G创新应用示范窗口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崇明“5G人居生态岛”,培育以生态和智慧农业为引领的5G产业项目。持续发布5G应用示范案例、应用需求和创新产品,支持5G应用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和开放实验室等建设。 探索信息基础设施一体化机制创新。探索建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协同机制,完善相关建设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在管道跨域打通、通信基站布局、网络优化和互通、重大基础设施布设等方面构建一体化的区域服务管理和监测评估标准,推动示范区内信息基础设施的协同和联动,促进区域内设施服务能级提升。 探索新技术在五个新城应用。探索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为基础,打造数字商圈商街、未来数字医院、数字孪生校园等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公共功能区。面向新城金融服务、政务专网、送配电等重要设施,开展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应用。开展LiFi试点,通过安装支持LiFi技术的照明设施,探索利用可见光波传输宽带数据。 |
(一)加强组织协调,科学推进信息基础设施部署
推进市、区两级相关管理部门间的联动,加强与土地规划、市政配套、节能环保等管理部门的协同合作;持续推进与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衔接,构建市、区、街镇(开发区)三级规划体系,通过编制专项规划,落实重大信息基础设施所需用地、通道及控制范围,经审批后纳入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同时确保新建项目与能耗、土地资源相匹配;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重点功能区、开发区以及道桥隧等新建、扩建项目的衔接,实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
(二)完善标准规范,保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有序
建立健全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建设标准规范,进一步推动集约化建设和运营管理的模式创新;持续优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障机制,制定科学的应急预案,支撑构建安全保障体系;迭代更新本市数据中心、新型城域物联感知基础设施等建设导则,研究制定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增强建设管理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三)优化评估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监测能力
对标全球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完善现有评估体系,加强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级的动态评估。建设监测平台,实现对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能级的精细化监测和全面展示。编制服务质量报告、发布宽带网络测速报告,促进运营企业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并主动解决问题,进一步提升服务感知。探索建立覆盖PUE、CE、WUE等指标在内的数据中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依据数据中心能源消耗限额地方标准,做好监督检查。
(四)鼓励创新应用,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
加大对新技术、新业务试点示范的扶持投入,促进规模应用,提升产业带动和辐射作用。举办各类创新大赛,不断丰富新技术应用场景,形成全民参与、共同探索的机制。推进技术研发、应用创新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促进形成关键技术研发、网络运营、应用创新相协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环境。
(五)发挥资源优势,助力信息基础设施科学发展
依托上海科研机构、高校、智库等资源优势,不断丰富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技能人才队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实验室、研究中心,探索创新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为保障设施科学部署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附表
缩略语
缩略语 | 全称 | 名词解释 |
5G SA | 5G Standalone | 5G独立组网技术 |
6G | 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 | 第六代移动通信网络 |
AI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人工智能 |
APP | Application | 通常指手机软件 |
CE |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 数据中心算力效能 |
DaaS | Data as a Service | 数据即服务 |
FTTR | Fiber to The Room | 光纤到房间 |
IaaS |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 基础设施即服务 |
ICP | 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 | 互联网内容服务商 |
IPv6 |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 | 第6版互联网协议 |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 |
LiFi | Light Fidelity | 可见光通信 |
LTE | Long Term Evolution | 移动通信长期演进技术 |
LTE-Cat1 | LTE UE Category 1 | 用户终端速率类别为1的4G网络 |
NB-IoT | 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 | 窄带物联网 |
NFV | 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 网络功能虚拟化 |
PaaS | Platform as a Service | 平台即服务 |
PUE | 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 | 数据中心电源使用效率 |
RSU | Road Side Unit | 路侧单元 |
SaaS | Software as a Service | 软件即服务 |
SDN |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 软件定义网络 |
SRv6 | Segment Routing IPv6 | 基于IPv6的分段路由 |
TSN | Time Sensitive Network | 时延敏感网络 |
V2X | Vehicle to Everything | 车联网 |
VR | Virtual Reality | 虚拟现实技术 |
WUE | Water Usage Effectiveness | 数据中心水资源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