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关于《西城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专栏1 先进适用技术研究重点支持领域 |
金融科技:依托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建设,面向金融科技成立市区联合基金,支持在金融科技产业链中底层技术、通用技术、监管技术等新型应用技术研发,聚焦智能获客、智能投顾、电子及网络支付、金融安全等领域存在的痛点难点,联合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大数据、互联技术、分布式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研究,确立技术的应用方法。 新基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聚焦新基建5G基站、区块链、特高压、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等优势领域,设立专项资金开展应用技术研究。支持建设单位、企业、科研院所等联合搭建试验性应用场景平台,在远程医疗、智慧教育等领域积极开展试点示范,探索交叉领域技术融合应用。 医疗健康:着力解决医疗健康研发能力较弱的问题,探索成立市区联合自然科学基金,聚焦重大疾病诊治,提升医疗健康领域应用技术研究能力。依托国家临床医学中心资源,设立医疗健康先进适用技术研究专项,开展规范化的临床与防控相结合的创新技术和方法研究。加强医疗机构与科研院所、电信运营商等企业联合开展人工智能医疗、医疗信息安全存储等技术研究与应用。 |
(二)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
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头部企业。依托央企总部、科研院所等国家资源,发挥总部经济的孵化作用,围绕金融科技、科技服务业、数字产业等优势产业,通过奖励、资助等方式,精准、连续、滚动支持一批拥有核心技术、产值高、经济效益好的创新型头部企业和领军企业。
加大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争取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下放资质,为区内高成长性创新企业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提供便利,推动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
激发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筛选培养一批“专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强新技术赋能,全面提升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
专栏2 创新主体重点支持对象 |
科技创新头部企业:挖掘科技服务业重点头部企业,聚焦100家以内企业进行动态监测跟踪,开展点对点服务,培育打造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推动总部企业数字领域衍生机构落户西城,培育一批数字经济创新百强等龙头企业。围绕高精尖产业中的头部企业,支持布局一批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择优向市级争取认定为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高新技术企业:支持重点央企的二级科技单位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加强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关注目前科技服务业规上企业未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且符合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领域、创新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新动能高质量发展的企业,开展精细化定向培育,全面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 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完善中小微企业数据库,提高企业帮扶精准性。利用普惠制创新券的形式,积极服务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研发活动。鼓励各类专业服务机构企业上云,支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和双创基地的智能化改造。发挥大企业“领头羊”作用,加大投资力度,开展产学研融合,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
(三)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围绕金融业、科技服务业等重点产业,集中资源建设若干国内一流水平的开放式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实现概念验证、成果应用展示、互动体验等功能,并定期发布技术需求清单和应用场景清单,推动先进技术成果信息共享。加大与高科技行业中的领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合作,支持重大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引入转化服务机构,鼓励各类转化服务机构开展跨境、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并争取国家级创新载体落户。
强化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会同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的央企和科研院所,鼓励以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支持重大前沿技术成果转化。加大对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软硬件支持,提供新型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真实的技术试验验证环境、广阔的产品应用新市场,切实做好成果在西城落地的服务工作。
加快民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针对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公共安全等重大民生需求,开展科技成果推广和应用,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成果进园区、进基层等活动,推动科技成果惠及民生。
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积极发挥后疫情时代数字经济对金融、教育、零售等行业的支撑作用,加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金融科技产业,聚焦科技服务业重点细分领域,加速服务业专业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推动形成集聚效应和品牌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开放自有数据,促进公共、非公共数据的多维度开放和融合应用。建设全区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健全公共数据目录,统一数据接入的规范和标准,制定数据开放计划。加强数据收集、整理、标注、清洗、融合等,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碎片化的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整合,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布局新基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夯实数字经济产业发展基础。推进数字产业载体建设,加大力度支持西城电子商务示范园建设,支持楼宇投资方或运营主体改造低效楼宇,利用腾退空间,创建数字产业示范基地。引导风险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重点投向数字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数字经济人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基础理论功底深厚、研发技术过硬的数字经济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健全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综合运用人才引进落户、住房、子女入学等相关政策,将数字经济人才引进纳入人才引进目录,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落地生根”。
专栏3 数字经济产业重点支持领域 |
数字产业:加快5G网络建设力度,优先覆盖核心商圈、重点产业园区等。鼓励龙头企业聚焦优势领域,在智能硬件、智慧社区、智慧交通等构建商业化移动互联网生态。支持移动通信终端硬件创新孵化器、硬件技术服务平台等市场化服务机构的发展,构建移动通信终端供应链生态。明确发展大数据产业,遴选一批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建立西城区大数据应用展示可视化监测平台,多维度综合展示西城大数据应用建设成果。加快区块链技术创新应用,依托区块链头部企业以及国际创新资源优势,建设区块链基础平台和应用平台,加强区块链技术在金融、政务领域应用。 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金融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金融产品、优化业务流程,以参股、并购、新设机构等方式向金融科技领域拓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挥央企电商联盟引导作用,推动央企电商联盟链在数据资源共享交易、企业征信服务等场景应用。加强数字技术有效赋能商务、零售等传统产业,实现精准感知、在线处理、智能决策、体验式服务等。 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在数字产业重点领域精心培育一批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支持企业建设生态型开源开放平台。支持引进数字经济平台型企业或其他综合型、区域型、功能型总部,按照总部经济发展扶持政策给予支持,加速区域数字经济发展。 |
(二)打造金融科技产业新优势
构建金融科技产业生态体系。加快发展北京金融科技与专业服务创新示范区,强化与国内外金融科技领域知名高校、院所、企业等机构合作,鼓励持牌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领军企业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实现金融科技协同创新。持续发挥北京金融科技产业投资基金作用,聚集一批专业化、市场化金融科技投资机构,满足金融科技企业各种融资需求。发挥“监管沙箱”先行先试优势,包容入箱、审慎出箱,推动金科新区成为“监管沙箱”技术平台的核心承载地。
形成金融科技产业发展增长极。抓住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重要机遇,服务金融业扩大开放,支持金融机构、央企总部及大型科技企业依法设立金融科技公司。发挥新动力金融科技中心重要载体功能,建设金融基础数据中心,搭建专业化服务平台,推动金融科技重点项目、优质企业及服务机构落户。深入挖掘前沿技术与金融融合发展的“独角兽”企业、“单项冠军”及“隐形冠军”企业等,培育千亿级综合性金融科技集团。
建设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高地。推动银行科技发展,支持智慧银行建设,加速布局无人网点。加强区块链在数字金融、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保险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丰富金融产品,推动金融服务朝着个性化、多元化和服务精细化方向发展。金融科技赋能民生,围绕衣食住行、医疗教育、智慧养老等领域,利用信息处理、客户画像、身份识别等科技手段,简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社会保障、养老服务运作效率。
(三)提高科技服务业发展质量
培育科技服务业高端品牌。聚焦科技金融、工程技术服务、设计服务、知识产权与科技咨询等细分领域,培育一批拥有国际视野、具备高端专业水平的优质科技服务机构,打造专业服务特色,增强专业服务能力,提升服务业品牌效应。
建设科技服务业集成服务开放平台。支持科技服务机构开展行业融合、垂直整合,发展平台经济,提供运行监测、科技咨询、规划评估、要素对接等专业化服务,实现综合科技服务供需精准匹配。
创新优势新型科技服务业业态。鼓励支持科技服务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等高精尖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提升科技服务业的服务范围、服务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探索发展线上线下融合服务、第三方云平台服务、特种定制服务等新业态。
推动科技服务业扩大开放。依托全国首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塑造科技服务业产业发展优势。探索制定开放政策和制度,争做试点,推动全球资本、人才、技术等要素流动。发挥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等优势,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知识产权运用形式,为众创空间、创业基地提供奖励资助,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专栏4 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
工程技术服务: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推动传统工程技术服务及上下游企业“数字+”转型升级,实现产业链向更高层级升级。在新基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符合科技活动特点的服务产品创新,促进科技服务手段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设计服务:扶持壮大一批设计服务品牌企业,提高企业智能设计、协同设计、绿色设计能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设计工具研发,支持建设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有效支撑设计服务业发展。强化工业设计在传统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中的应用,鼓励“设计+品牌”、“设计+科技”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充分利用建筑设计资源发展城市科技,在基础设施智能建造、城市安全应急智慧管控等方面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设计服务成果,打造设计服务智慧化产业新优势,推动城市建筑更新,为建设智慧城市、韧性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知识产权与科技咨询服务:建设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动态监控,强化专利培育,实现项目挖掘、案件管理、进度管理、专利运营等全链条功能。结合科技服务业发展需求,提供资金、空间、人才、品牌等方面支持,开展行业服务标准与规则、运营流程与支撑技术等工作,重点培育与区域定位相匹配的知识产权与科技咨询高端专业服务机构。鼓励知识产权与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培育国际型服务机构与人才,提升服务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
三、促进首都核心区品质提升
西城区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为更好解决一系列“大城市病”的难题,坚持有序疏解整治与优化提升并举,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城市更新改造,布局一批示范性应用场景,强化科技创新对政务服务、城市治理、首都安全支撑作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增强城市发展韧性,为居民、企业创造宜居宜业发展环境。
(一)加速布局新基建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电信企业加快5G网络基站建设,结合城市现有功能区、传统商业区及其他公共场所改扩建,统筹考虑5G站址部署,扩大5G网络覆盖范围。推进西城区大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将区大数据中心机房打造成为我区政务云的核心承载中心、大数据的新型算力中心、视频图像的运营管理中心、城市大脑的综合展示中心、新装备新技术的重要应用场景。
加强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金融街、金融科技示范区、西单商业街、什刹海等重点区域,开展城市新装备全面提升示范。增强在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社区服务等民生领域智慧应用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便民服务智能终端覆盖范围。加快公路、轨道交通、电网、水务等传统基建数字化改造和智慧化升级,拓展城市管理功能。
提升城市智慧感知能力。建立智慧化城市管理平台,积极开展无人巡查、自动感知、信息交互等设备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实现对物理社会和虚拟社会的全面感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以核心区重点楼宇智慧化建设为试点,以5G网络为基础,建设设备感知、消防感知、人脸感知、满溢感知等智能应用网络,打造搭载各种智能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楼宇。
全面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鼓励金融机构采用“融智+融资”、“银政企合作”等方式,积极开展“新基建”融资,创新金融产品,强化服务,为新基建项目实施提供金融服务保障,促进重大科技成果项目加速落地转化。支持新基建承担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等合作制定新基建领域标准。
专栏5 新基建重点支持领域 |
智慧能源基础设施:加大特高压、公共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智能电网,构建能源系统智能化运营体系,利用感知设施、人工智能等技术,综合开展电力设备故障智能感知与诊断、源网荷储协同互动及综合能源多元服务,精准匹配电力供需。在重点公共场所安装智能充电桩,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引导鼓励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通信服务公司等机构达成新基建领域的合作,发挥自身技术优势,开展新基建产业链的投资、研发和建设。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交通大数据共享及交通云应用。通过车联网、传感探测等技术,开展交通设施改造升级,拓展智能停车、智慧斑马线及智能交通信号等功能,促进城市整体交通环境的改善。 |
(二)着力建设新场景
建设西城“城市大脑”。完善城市精细管理、政务服务集成、民生服务集成、安全稳定数据、经济运行管理五大神经中枢,构建智慧应用体系,加快智慧城市中枢大脑建设。集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统筹规划建设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提供统一计算、存储、网络联通功能。建立数据安全监管制度,对城市治理数据资源利用行为进行监管,确保合法正当。
搭建试验性应用场景平台和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建设集研发设计、中试应用、科技金融于一体的综合服务载体,推动全市乃至全国重要创新成果的特色示范性场景落地应用。发挥应用场景招商功能,吸引国内外一流团队、领军企业落户西城,投资参与应用场景建设。
服务央企应用场景建设。围绕在京中央金融机构供应链金融、跨境支付等行业技术需求,推动区块链、大数据等领域科技型企业参与相关应用场景建设。深入对接辖区内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在京央企,重点聚焦西城区优势领域的技术需求,共同组织凝练一批具有较大量级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
满足高品质消费需求。抓紧落实《北京市促进新消费引领品质新生活行动方案》相关要求,以高净值群体为消费对象,加大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在健康消费领域的应用,提高医学科技水平,创新健康管理方式。引进国际医疗机构,培育跨国医疗新业态,包括全科医生体系、境外医疗、海外医疗保险、生命延长技术等服务,满足高品质生活需求。
专栏6 应用场景建设重点支持领域 |
政务:打造精细化、多元化、智能化、便捷化的高质量数字政府,聚焦政务服务“全程网办、全网通办”,推进“减材料、减跑动、减时限、减环节”。探索运用区块链等技术进一步完善共识算法、提高智能合约效率,提升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能力。强化新技术在“互联网+”监管领域的应用,运用加密认证、隐私保护等密码学技术,实现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保护。 商业:利用电子标签、人脸识别、精准推送、虚拟现实、可穿戴设备、超高清视频等手段,推动实体商业与电商、新媒体等合作,推广社群电商、直播卖货等新模式,搭建云逛街、云换装、云橱窗等应用场景,打造新消费商圈。加快步行街、大型商业综合体在消费行为分析、购物积分兑换、虚拟现实导购、无感支付等领域开展数字化改造,探索开展商业领域5G商用平台搭建和应用。 民生:引导各类学校与平台型企业合作,建设适合大规模在线学习的信息化基础应用平台。大力推动知识图谱、实时音视频通信、智能推荐、文本分析等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优质线上教育产品,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扩展和整体提升。构建“社区神经网络”,利用传感及定位设备、社交媒体、数字视网膜等技术收集人口时空信息,感知社区运行状态,提高社区应急管理;搭建社区医养服务平台,为社区老年人提供互联网医疗、养老信息管理、健康监测等服务。 |
(三)筑牢首都安全屏障
突出政治中心服务保障。建立健全服务保障中央政务活动常态长效机制,抓好中南海及周边、天安门—长安街等重点地区综合整治,利用新技术提高重要目标的综合防护能力建设。强化“数据文化”、“数据警务”理念和互联网思维,加强大数据警务顶层设计。构建警民互动和快速灭火救援指挥体系,搭建消防报警智能化平台,提升消防预警、处置能力,全力保障中央党政机关和中央政务活动安全、高效、有序运行。
打造区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统筹全区政务网络、云平台、业务应用系统的网络安全防护需求,集成网信办、科技和信息化局、公安网安的政务领域和社会领域的管理需求,依托奇安信网络安全国家队完善的解决方案和综合处理能力,组建网络安全运营管理中心,合力打造区域网络安全防护体系,优化政务外网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建设城市安全运营中心和城市安全演练靶场,实现城市及信息安全风险可查,维护科技自身安全。
四、助力文化保护与繁荣
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强老城区整体保护,将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到历史建筑、中华老字号等文化保护与传承,彰显老城文化魅力。推动数字科技与先进文化融合发展,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有力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传承
彰显传统文化科技魅力。在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引入智能监测与管理系统,对重点文保区周边区域进行城市生命体征数据实时监测和空间分析展示,服务核心区科学规划和精细化管理。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技术等数字化技术,打造数字文保区、网上展馆等新产品,满足“云展馆”、“云观演”、“云旅游”等消费需求。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加强非遗元素与科技产品的结合,打造多款科技创意产品,以新的IP形象诠释传统文化内涵。
注重街区保护更新。结合互联网技术应用,深入推进什刹海、大栅栏观音寺片区等街区保护更新,创新更新模式,植入新兴业态,提升街区品质。建设智能导引系统,提升景观标识系统的整体品质和体验感,强化街区智慧化管理,打造老城复兴的典范。
专栏7 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重点支持领域 |
中轴线申遗:加快重点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开展中轴线申遗保护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贤良祠、金中都遗址、会馆等文化遗存。实现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强化互联网思维,采取电子音像展示、导览讲解、创意活动等方式向公众提供红色文化信息;加强体积捕捉、沉浸式VR交互等前沿技术与传统京剧文化融合的整体落地应用,实现京剧戏楼等文物的全景活态展示、经典戏出的虚拟还原以及京剧周边互动体验。 北京老字号: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老字号原址原貌的保护,尽量避免盲目拆除与迁建;运用AI、大数据、VR等技术,尝试解锁各式“黑科技”,在技术助力下走上“潮”路,推出智慧餐厅,扫码、下单、取餐和收盘一键完成,互联网和新零售为老字号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胡同文化:积极推广“共生院”模式,引入智慧系统,设置智能管控中心,加强对胡同的升级更新,实现井盖监测、5G基站、人流预警、一键求助、风貌管控等多功能覆盖,打造胡同智慧典范。引入最新AR/VR互动科技应用,融合全域旅游导览,推广宣传老北京胡同文化,开发小程序,深度解读胡同文化历史渊源,吸引游客真正“进入”胡同。 |
(二)积极发展数字文化产业
加快培育文化新业态。依托中国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北京DRC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资源优势,发挥市级文化产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及集聚效应,聚焦高端设计服务、演艺精品生产、艺术品和版权创新交易等重点领域,加大5G+8K、数字孪生、全景式数字视觉展示系统等技术推广应用,培育数字出版、智能导览等文化新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
打造数字文化服务载体。为更好地促进产业集聚,搭建标准统一、互联互通的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加快“数字文化社区”建设,打造新兴数字资源传播平台,提升数字文化装备、数字艺术展示等重点领域整体实力,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
专栏8 数字文化产业重点支持领域 |
数字出版:引进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声纹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在识别关键文字、敏感视频并自动标记和过滤的机器审核模式发挥关键作用。加快移动情境感知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普及,优化用户的阅读体验,数字出版产品能够实现真正的“定制化服务”。运用电子认证、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数字化版权服务新平台,实现作品全过程保护。 创意设计:加快互联网+数字设计及人工智能+数字设计的发展,设置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加强新技术在工艺品创意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培育一大批与金融、信息、旅游、教育服务等领域融合的文创新业态,打造西城创意设计品牌。充分利用世界高端创意设计资源,在线上线下积极开展创意设计竞赛等高传播度创意活动,推动文化创意设计和品牌建设走向国际。 |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精准供给。采用大数据技术手段,对公共文化场馆人流数据、活动开展情况等进行数据采集,综合分析服务对象性别、年龄、停留时间、偏好、情绪愉悦指数等信息,精准推送服务和活动项目,提升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满意率,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需精准对接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建设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载体。加强新型移动通信、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中的应用,搭建公共文化云服务平台,提供专题讲座、艺术普及分享、展览带看等优质文化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数字博物馆、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文体设施智慧服务等工程项目,促进公共文化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公共文化覆盖率和服务效能。
五、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
落实首都功能核心区的战略定位,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建设,以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医疗健康、科学普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强惠及民生的先进适用技术集成及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推进健康西城建设
新技术赋能医疗产业。加强区域人口健康信息服务大数据应用,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医疗健康服务产品,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便民惠民服务;鼓励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积极参与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搭建互联网医疗服务平台,推动医疗、医药等健康产业与人工智能、康养服务、金融保险等产业融合发展。
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App等现代化信息化手段和传播媒介,探索适应群众日常生活方式的技术方式来增强社会动员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助力健康西城建设。
推动体育健身设施智能化。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服务网络平台,提供健身指导、体质监测、赛事发布等服务,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加便捷性和精准性的体育场地服务。打造健步悦骑城区,在金融街、德胜等重点区域推广智能健身公园,加强3D机器视觉识别反馈技术、数字媒体等技术产品应用,建设智能步道、智能健身仓等特色设施,提升广大群众健康水平。
专栏9 社会可持续发展重点支持领域 |
互联网医疗:建立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流程服务,实现电子病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医学影像系统、实验室检验系统的标准化建设全覆盖。搭建医疗健康应用场景,发挥数字技术领域的创新优势,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底层技术在医疗领域的落地应用,发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积极开展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借助三大运营商5G技术,提供远程实时会诊、应急救援指导等服务,实现分级诊疗,构建“医联体式”的互联网医院格局。鼓励发展“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需求,进一步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面和服务水平。 老年疾病及慢病诊疗:建立老年认知、老年心血管、老年呼吸、老年骨科等领域项目研究团队,促进老年医学中西医临床协作,推动老年医学研究。加快社区老年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开展老年护理流程及规范制定工作,引导和支持家庭医生服务、长期照护、健康管理等商业保险产品开发。扩大社区城市常见病监测及科学干预试点范围,完善以社区为基础的慢性病防控网络,开展重点疾病筛查和培训推广工作。 公共卫生应急:加强区域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建立健全涵盖预防、临床、科研、治疗、项目应急报批等方面的联动机制,筑牢公共卫生应急防线,全力建设韧性城市。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快诊断试剂、药物、疫苗、医疗装备研发,支持药物和疫苗研制企业扩大生产承接能力,提高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领域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储备能力。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在疫情监测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等方面的支撑作用,提升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
(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
积极开展科普研学。加强科普研学联盟基地建设,利用新技术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科普文化品牌。针对西城区科普重点支持方向增加投入,开展标准化研究,促进科学普及服务标准化。扩大国际科普研学,以及与港澳台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以科技方式带动经济发展。
强化“互联网+科普”理念。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加强科普资源链接,打造科普资源汇聚和共享平台,提升科普信息化水平。开展定制化科普服务,把握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和接受方式,探索新型科普模式。发挥好“网红”科学家的示范作用,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强科普工作开展,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和服务,营造懂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加强科普基地与环境建设结合。支持区属公园围绕提升市民科学素养营造良好的科普生态环境,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交互性科普设备及文学知识、前沿科技等大量科普资源智能化展示,增加公园趣味科普,提升城市空间品质。
专栏10 新时代科普惠民重点支持领域 |
科普资源:开展机关单位科普。在机关单位组织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官方网站上设置科普专栏,提高工作人员基本科学素质。开展校园科普。政府搭建平台做桥梁,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并常态化落实推进。开展社区科普。建立常态化科普机制,发挥离退休人员的作用,利用自身专长及工作情怀,在社区开展科普活动。 科普产业:创新思想开放平台,实现科普资源的开放共享,提高科普基础性工作能力,增加产业附加值,促进科普成果产业化。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打造多样化科普产品,面对不同受众体,生产不同科普产品,加强高端科普与基础科普并举,开展前瞻性、差异化科普活动,积极扶植科普产业。 科普人才: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普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对科普人才培养、评价,增加科普人才职称评选机会,拓宽事业晋升渠道。健全科普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加强物质激励、精神激励、个人与团队激励等多种方式,使科普人才的工作得到承认与认可,激发科普人才的潜能与创造力。 |
(三)实现生态环境提升
强化技术集成应用示范。探索城市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管理及利用模式研究,应用智能红外感应、射频识别等技术,完善社区垃圾分类收集、监管、评价系统,实现垃圾分类智能化,提高垃圾分类管理效率。利用黑科技,在全区推广垃圾桶服务信息二维码,实现垃圾“定制化”回收。加强生活垃圾分离萃取、热处理等技术应用,推进垃圾精细化处理。
开展生态空间智慧监测。搭建环境感知网络,推进5G通信、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纳米科技、超级计算、精密制造等新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示范,降低生态环境风险水平,为区域生态环境风险防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第五章 保障措施
一、完善统筹协调机制
发挥现有经济高质量发展专班工作机制,定期组织召开统筹协调调度会,并及时协调科技创新发展谋划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分类推动问题解决。做好规划重点任务与重点工程与指导思路和发展目标的衔接,将科技创新工作分解到量化指标,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开展。建立“企业吹哨、服务报到”机制,精准选派一批科技联络员联系企业,提高协调联动服务成效。加强对规划的贯彻落实,做好协调服务和实施指导,给予资金、政策、配套设施等多方面保障。
二、创新资金投入模式
突出资金投入政策导向。完善创新资金投入机制,瞄准国家、市、区科技创新政策方向,针对重点项目精准投入,支持重点项目开展,促进财政专项资金分配有效化、资金使用高效化。开展市、区上下联动资金投入,通过市区联合基金方式支持科技创新基础研究等,推进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引导社会化资金投入,拓展科技创新资金来源渠道。
三、加强人才服务保障
鼓励引进国际化人才和创新团队。创新职称评价方式、加大人才激励力度,加强人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保障、医疗保障及科研项目申请等其他保障服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人才特殊需求制定专项培养计划,培养一批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创新人才。推动人才成长载体平台建设,加强专业人才培育提升,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融合发展。
四、加大社会宣传力度
扩大社会宣传覆盖面。开展相关费用减免、科技人才引进等政策,有针对性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大力宣传普及高新技术、健康生活等科学理念,引导市民了解西城区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宣传形式和内容,与网络、报刊等媒体平台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通过群众新闻乐见的方式开展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典型案例宣传等活动,总结推广新经验、新模式,提升各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
五、定期开展考核评估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和动态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进行监督,确保规划有序落地。积极做好年度计划制定与规划衔接工作,综合运用统计调查、年度报告等方式,定期跟踪问效,开展规划实施后的中期评估和规划结束后的评价考核。制定督查任务台账和项目台账,通过量化的任务清单和考核指标,加强对重点项目监管,及时发现、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十四五”时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