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主页 > 政策法规 >

四川:关于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

各市(州)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城市管理(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工作,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省委十一届三次、七次、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引导、激励行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要素优化配置,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培育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人才,提升行业整体科研和创新能力,加快推动我省由建筑大省向建筑强省跨越。

(二)基本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支撑产业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着力破解制约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推动住房城乡建设产业转型升级。

坚持协同融合,系统推动创新。实施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协同创新,建设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住房城乡领域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和要素供给,系统提升行业创新发展水平。

坚持注重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完善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合理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调动科技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绿色发展,聚力重点突破。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引导行业科技创新资源向节能、环保、低碳、循环等领域聚集,推动住房城乡建设绿色发展。

(三)目标任务

2025年,建立健全以政府引导、行业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完成一批行业共性理论、技术课题研究和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培育一批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团队规模明显扩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高效运行,科技创新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动力作用显著。

    二、主要任务

(一)构建高效协同的建筑科学创新体系

1.激发行业创新活力。优化行业科技创新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释放行业创新投资活力和发展活力,利用市场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导向作用,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加强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鼓励行业企业对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条件,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人员配置,加强行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建立省级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库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库,研究制定行业激励措施鼓励行业中小企业发挥机制灵活、创新意识强的优势,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等外部创新资源合作,提高技术整合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健康发展,提升科技服务专业化、市场化水平,充分释放市场潜能。

2.加强行业引导。加强行业创新思想引导,引导行业企业深刻认识科技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是适应新发展格局、赢得新一轮市场竞争的持续后劲。强化行业创新政策引导,落实国家、四川省关于科技创新相关的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健全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建立省级行业课题研究申报机制,依托行业企业、在川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科研能力,聚焦制约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和重大难题,集中展开科研攻坚;完善行业创新奖励机制,对在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表彰。加大行业标准引导,鼓励行业企业参与国家、行业标准编制,支持行业企业参与地方标准编制,加快推动行业成熟度高的新技术、新材料编制标准。突出政府投资引导,发挥政府投资项目的引领带动作用,在全省范围内,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为主的城镇民用建筑,应满足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带动建筑低碳、节能、循环技术创新发展;政府和国有资金投资项目应带头推行工程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建设组织实施方式,推动工程建设组织方式革新。

3.推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支持行业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单位加强合作,组建协同创新联合体,加强互动共享与开放协作,实现技术创新主体与供给主体间的深度合作和资源整合,提升行业协同创新的能力,形成行业创新区域优势。推动行业统计数据、信息等资源向社会开放,为行业技术研究和趋势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提高行政资源的使用效率。

(二)加强行业创新能力建设

4.加大创新人才培育。引导行业企业聚焦建筑工业化、产业融合发展、绿色建造等领域,加强技术积累和创新团队建设。落实国家、四川省科技创新人才激励政策,给予科技人员合理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组织好行业科技计划项目、省内大型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团队+人才”的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和创新人才。支持院校、科研机构对接建筑行业发展新需求、新业态、新技术,开设相关课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5.加快布局行业创新基地建设。完善激励和支持措施,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分类指导、分层推进企业创新基地建设,鼓励行业企业瞄准产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要求,布局建设一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

(三)促进行业科技成果转化

6.搭建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编制发布行业科技创新机会服务清单,动态公布行业新技术供需、相关专利、实验测试、工程应用等信息,为行业企业提供商业合作、成果转化等多方面服务。建立省级行业科技成果库,收集整理行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科技计划项目创新成果,挖掘提炼省内大型工程建设项目创新实践、市场主体创新成果以及首台(套)设备情况,分类设立省级行业科技成果库,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技术、应用案例和研发单位信息,搭建集信息分享、投融资服务、评估分析和孵化器等功能为一体的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立“发现、筛选、撮合、转化”的服务体系。

7.加强科技创新交流。举办四川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交流活动,推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发挥好川渝住房城乡建设博览会交流平台作用,向行业展示创新成果和先进案例,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区域创新交流。

8.开展试点示范。以企业为主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围绕住房城乡建设重点任务、关键领域,开展一批科技创新试点项目建设,通过巩固试点效果、总结建设经验,研究新技术、新材料推广路径,形成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机制和模式。

(四)支撑住房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

9.推动城市更新和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城建”,组织实施智能化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行动计划,对城镇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市政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和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加强技术集成应用,推动CIM平台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完善城市更新技术研发和模式创新,加强城市生态修复技术与新型材料研发,开展城市更新模式创新与示范。综合运用科技手段,做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

10.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乡村住宅技术体系和现代乡土建筑体系,提升乡村住宅设计建造与宜居性能,在保留传统乡村建筑生态理念基础上,通过现代工艺、设备,优化与改良传统建筑建设方式,积极推广应用现代夯土技术和轻钢装配式等绿色节能的农房建造新方式。提升小城镇人居环境,推广应用低成本、低能耗、易维护的垃圾、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小城镇功能完善和特色塑造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提升农房设计、建造和管理服务水平,积极推动“互联网+设计下乡”,鼓励引导优秀农村建筑工匠、高校青年设计师、小微企业等服务农房建设,探索建立农村建筑工匠信息化管理服务新模式。

11.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广装配化建造方式,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广适宜新型建造方式和发展要求的建设组织方式,不断提升建设效率和优化管理方式。持续推动现代建筑业产业园区建设,集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相关企业,优化产业园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增值服务,形成区域集聚效应。促进建筑业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快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工程应用。

12.推动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开展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建立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将建筑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技术列入行业科技创新重点内容,梳理城乡碳达峰、碳中和技术路径、管理机制和解决方案,引导行业科技创新资源向城乡建设源头减量、节能提效、能源替代、循环利用和碳汇等关键领域聚集,构建绿色低碳城乡建设体系。

(五)营造良好的行业创新环境

13.加强行业创新文化建设。倡导“潜心研发、甘于奉献、开放共享、宽容失败”的行业创新文化。大力宣传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的新成效、地方实践的好经验、技术革新的先进典型。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宣传科技工作者勇于探索、勤于钻研的先进事迹,在行业内厚植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理念,引导形成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的生动局面

14.营造鼓励创新的行业氛围。加快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转变,积极为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新活动提供服务,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遵循市场规律,减少行业主管部门对创新资源的直接分配和对市场导向的创新活动的干预,加快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市场机制促进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激发市场主体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政策导向。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市(州)相关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把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精心组织谋划,加强工作统筹,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协同机制,充分调动行业科技力量,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引导行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积极申报国家、四川省科学技术奖和科技计划项目,承建试点示范项目。

(二)强化政策引导。整合现行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政策,完善行业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健全课题研究机制、奖励机制、成果推广机制、评价机制,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发挥好政府投资、政府采购的引领带动作用,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的成果转化模式,推动市场资源向行业科技创新倾斜聚集。

(三)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培育行业创新文化,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激发行业创新创造活力。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宣传创新企业、创新成果、创新品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提升行业企业、科技人员职业荣誉感。加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科学普及工作,依托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普基地,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2021年10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