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主页 > 地方资金项目 >

福建:关于组织申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产业兴旺建设,更好发挥科技在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现发布指南,组织申报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请按通知要求做好项目申报和推荐工作。

一、申报要求

(一)项目申报内容清单见下表。

2019年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申报表

序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名称

主要建设内容、预期目标

申请资助经费(万元)

 

1

 

茶叶

一、主要建设内容

1.茶叶育种与栽培。茶树种质资源征集、茶树新品种选育和茶树新品种示范推广等。

2.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开展泡沫法施药技术研究;开展东方美人茶茶青稳产提质关键技术研究:开展茶小绿叶蝉田间虫量诱集调控技术研究;开展茶园捕食性蜂类、禽畜控虫或控草研究。

3.茶叶品质与加工。乌龙茶、白茶机剪、机采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茶叶品质鉴定研究、开展茶叶加工创新技术研究。

4.茶经济与信息研究。开展闽北和闽东地区的双减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及其关键因素的研究。开展茶产业数据库建设和数目化管理,依托体系综合试验站,建立固定的农户观察点用于数据收集。

二、预期目标

1.收集保存茶树种质资源5份,筛选出1个优异杂交后代。建设茶树新品种(系)示范基地1个,示范推广面积200亩,辐射带动2000亩。

2.指导相关茶叶重点产区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点建设2个,形成相关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或论文2篇,编写“茶树主要病虫害识别与绿色防控”手册或挂图。

3.集成组装配套并推广区域性、可复制的绿色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环保的技术模式1项,示范推广1000亩,辐射带动面积2万亩。

4.加强产业化开发,积极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指导茶产业三产融合示范基地1个;指导5家以上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和推介。

5.组织综合性培训1期,开展专题培训2期,参训人数达1000人次;编印实用技术手册300册,发放技术资料300份;体系团队成员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100人次。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2

 

蔬菜

一、主要建设内容

1.蔬菜特色优异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创制及我省蔬菜地方品种资源保护与创新

2.主要蔬菜新品种选育、引进与示范推广。

3.主要蔬菜优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示范与推广,新农机具引进及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4.主要蔬菜高产优质生产技术研究、集成、示范与推广。

5.构建我省蔬菜产业技术创新支撑体系。

二、预期目标

1. 挖掘蔬菜特异种质资源20份以上,创制优异抗逆种质10份以上。

2.选育主要蔬菜新品种6个以上,引进适合我省的蔬菜优良品种10个以上,并开展其试验和示范,提高我省蔬菜良种覆盖率。

3.总结出蔬菜生产技术16项,集成4种典型蔬菜绿色、优质、高效生产模式。

4.在综合试验站建立5个模式示范基地,示范基地增收节支10%以上;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面积500亩,带动辐射推广5万亩。

5.组织开展蔬菜生产技术的专题培训6期,参训600人次;组织实地观摩12场次,200人次;示范带动农业企业20家、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20个;编印实用技术手册800套,发放技术资料800份;体系专家到乡村示范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400人次。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3

 

水果

一、主要建设内容

1.种质资源与良种繁育。开展百香果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开展百香果病毒病快速检测方法研究,开展百香果茎尖脱毒组培技术研发,开展百香果优质种苗繁育技术集成。

2.果树栽培。开展百香果主推品种福建百香果1号、福建百香果3号生物学特性观察,开展百香果主要产区种植模式研究与百香果一年一植种植技术集成,开展百香果连作对产量品质影响调查,开展百香果、柑橘、葡萄、火龙果、蓝莓高优栽培关键技术集成。

3.果树病虫害防控。开展百香果主要产区病虫害普查,明确百香果生产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特点;开展百香果、柑橘、葡萄、火龙果、蓝莓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

4.果品加工与产业经济。开展百香果加工工艺研发,开展百香果采后分级包装指导,开展福建百香果主产区种植成本与效益调查,开展百香果、葡萄、火龙果市场消费需求调查分析。

二、预期目标

1.收集保存百香果种质资源6份,制定百香果病毒检测技术规范1项,集成百香果优质种苗繁育技术1项。

2.集成百香果一年一植栽培技术,示范面积1000亩,辐射带动1万亩;制定百香果栽培技术规范1项。

3.编印福建百香果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手册1套,研究组装集成百香果、柑橘、葡萄、火龙果、蓝莓绿色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

4.研发百香果加工产品2-3个,申请专利1项;指导建设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1个;提交百香果、葡萄、火龙果市场消费需求调查分析报告1份;协助、指导开展福建百香果等区域公用品牌宣传。

5.体系专家到示范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开展技术咨询、指导服务100人次。编印技术手手册3000份。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4

 

食用菌

一、主要建设内容

1.开展食用菌菌种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秀珍菇、灵芝、银耳和海鲜菇等不同条件菌种保藏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生化指标、农艺性状的变化,建立相应的菌种稳定性保持技术。

2.开展食用菌栽培绿色防控技术应用,重点研究灵芝的连作障碍机理,探究银耳“烂耳”、“白筒”以及秀珍菇菌包吐“黄水”、“烂筒”等发生原因,集成其相应的配套防控措施。

3.开展食用菌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重点突破银耳、秀珍菇、海鲜菇、双孢蘑菇等生产技术难点和堵点,促进食用菌生产高质量发展。

4.开展食用菌保鲜与加工高值化利用研究,重点解决银耳等鲜销过程中品质劣变、新鲜度差和当前热泵烘干导致银耳干品变形、商品性状差等问题。同时,研发海鲜菇、秀珍菇等精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二、预期目标

1.集成秀珍菇等食用菌提质增效技术3~4套,与常规栽培相比,其产量或产品优质率提高5%。

2.集成秀珍菇等食用菌深精加工技术1~2套,并进行生产示范。

3.建立主推品种或主推技术示范基地10个,示范规模100万袋,辐射带动主推品种或主推技术覆盖率达50%。

4.编印培训技术资料500份,举办培训班10期,参训人数300人,带动小农户、家庭农场或合作社300户(个)。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5

 

生猪

一、主要建设内容

1. 生猪种业创新方面:开展生猪良种选育,福建省主要地方猪种保护与选育,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的制作与保存,高质量地方猪精液冷冻保存关键技术研究。

2. 新发或重要疫病(重大动物疫病除外)研究方面:具体开展对新发或重要猪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疫苗、诊断技术和防控技术研究。

3. 规模猪场生物安全防护水平提升方面:非洲猪瘟形势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措施及防控技术集成创新,猪场复产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

4.生猪养殖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规模养猪场猪粪水源头减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猪舍粉尘与气味过滤技术集成创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利用模式研究及应用,种猪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集成与推广。

二、预期目标

1.推广杜洛克、长白、大白、福建地方猪种等6个品种,对2个地方猪品种遗传材料进行制作与保存。

2.推广漏粪地面免冲洗源头减量化技术、猪舍粉尘与气味过滤技术、猪群主要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种猪场重要疫病净化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配套技术10项。

3.应用集成或配套的新技术或新品种建立300-400个试验示范基地,组织实地观摩3-5场次,带动专业合作社2-3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200-230家。

4.编印实用技术手册8-10套,发放技术资料4000-5000份,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100-120期,参训(听课)人数达10000-12000人次。通过加强产业化开发研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6

 

家禽

一、主要建设内容

1.品种(配套系)选育、繁育与良种推广。开展家禽自主品种(配套系)选育以及家禽繁育技术研究。开展我省主推家禽品种及配套饲养技术集成示范推广。

2.家禽安全生态高效生产技术的研究、集成、示范推广。开展水禽无水面生态饲养模式、家禽安全高效饲养技术模式、新型高效抗生素替代添加产品、优化饲料配方等安全高效生态生产技术的研发、集成、熟化和配套。

3.家禽疫病控防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开展家禽新发疫病防控新技术研究;家禽场优化免疫程序等疫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和集成示范推广。

4.开展家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的研究、集成和配套。

二、预期目标

1.完成1项鸭繁育技术研究,形成技术规范1项。形成10个主推家禽品种配套饲养技术规范,示范推广主推品种4亿只。

2.完成家禽生态、节本增效养殖技术规范(手册、规程、配方)等3项。

3.完成家禽新病防控技术研究1项,形成疫病防控技术规范(规程、免疫程序)等5项。

4.建立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0个,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示范推广辐射面达到4亿只以上。组织举办技术培训班10场以上,受训人数400人;编印发放技术手册等宣传资料10套1000册以上。指导5家以上企业开展品牌建设。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7

 

水稻

一、主要建设内容

1.优质、高产、专用、多抗、广适应性、适宜机械化栽培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引进。

2.集约化与绿色栽培配套技术的研究、突发偶发性与潜在危险性病虫害防控以及稻田高效可持续耕作制度的创新。

3.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试验示范推广。

二、预期目标

1.选育、引进水稻新品种60个,其中选育、引进并参加省级以上试验水稻新品种25-30个,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品种2-3个;选育、引进特种专用稻2个。

2.建立水稻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点3个,开展水稻栽培技术研究1项;建立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试验点3个,开展技术研究1项;集成水稻配套节本高效无公害技术规范2项。

3.主推新品种30个,示范推广水稻绿色轻简栽培、直播再生稻栽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等配套技术3项,稻-绿肥、烟-稻等水旱轮作高效、节肥耕作制度2套,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点3个,在全省建立水稻良种良法良制百亩示范片10个,展示点40个,示范面积1.3万亩,辐射带动全省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的推广700万亩,水稻优质率达80.5%。召开水稻新品种及配套集成技术现场考察观摩会10场,带动专业合作社12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14家、小农户1000户;编印实用技术手册2套,发放技术资料5000份,举办10期实用技术培训班,参训人数500人次以上;提升高端优质稻米品牌1个(河龙贡米)。

1.设首席专家工作站1个,每个40万元。

2.设岗位专家工作站24个,每个 2025万元。

3.设综合试验推广站 510个,每个20万元。

4.以上合计不超过340万元。

 

(二)项目申报团队条件清单见下表。

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申报团队条件

首席专家

岗位专家

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

1.具有正高级职称、扎实理论功底、丰富实践经验的在岗农业科研或推广系列的专家,在本产业界内有较高学术地位和威望成就,年龄不超过57周岁。

2.学术学风端正,品行品德良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责任担当意识强,敬业奉献精神足,愿意配合主管部门开展工作,有依托单位支持。

3.具有较强的统筹领导和团队组建能力,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推广项目、承担过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的专家优先。

1.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丰富实践经验和扎实理论功底的在岗农业科研或推广系列的专家,在本产业界内有较好的学术水平和成就,年龄不超过57周岁。

2.秉公守法,学术学风端正,品行品德良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责任担当意识强,敬业奉献精神足,愿意积极配合首席专家开展工作,有依托单位支持。

3.具有相对独立的科研与推广团队,组织协调能力较强,承担过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的专家优先。

1.有较丰富实践经验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的事业单位在岗专业技术骨干,或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年龄不超过57周岁。

2.具备该产业的地方特色优势条件和基础,所在单位愿意作为建设依托单位并给予大力支持。

3.组织协调能力较强,能组建相对独立的推广团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责任担当意识强,敬业奉献精神足。

 

(三)正在受聘承担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任务的专家团队成员不再列为申报团队人选。

(四)申报产业团队成员不得是失信被执行人,项目申报单位及产业团队成员应保证所提供申报项目信息的真实性,并对信息虚假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五)每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1个首席专家工作站、2~4个岗位专家工作站和 5~10个综合试验站组成,每个工作站、综合试验站由 3~4 名成员组成。首席专家、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所在工作单位为项目建设依托单位。

(六)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周期一般为3年,研发起始时间为2019年9月1日,结束时间为2022年8月31日。既要有3年工作计划又要有年度工作任务。

二、申报程序

请有意申报相关产业团队的人员,以团队为单位,提交《福建省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3年工作计划和第1年工作方案》《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岗位专家、综合试验站站长申请表》,附上所在依托单位的推荐函,一式3份,报送到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同时发送电子邮件至huge12@tom.com,申报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0日。

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研究后,每个产业技术体系择优确定一个团队及其工作方案。

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联系人:胡畅生,电话:0591-87278251;

省财政厅教科文处联系人:陈锋,电话:0591-87097713。

 

附件:1.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申请表

2.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申请表

3.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申请表

 

 

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福建省财政厅

                                                2019年9月4日

 

附件1

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申请表

产业类别               建设依托单位:

姓名

 

性别

 

单位

 

职称

 

职务

 

手机

 

邮箱

 

 

 

 

 

 

 

 

 

 

 

 

 

 

 

 

 

 

     年   月   日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2

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申请表

产业类别                建设依托单位:

姓名

 

性别

 

单位

 

职称

 

职务

 

手机

 

邮箱

 

 

 

 

 

 

 

 

 

 

 

年   月   日

 

 

 

 

       (盖单位公章)

                                                 年   月   日

附件3

福建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申请表

产业类别:               建设依托单位:

姓名

 

性别

 

单位

 

职称

 

职务

 

手机

 

邮箱

 

 

本人

申请

意见

 

                                    年   月   日

 

 

 

 

 

 

(盖章)

 

         年  月   日

所在地农业农村部门意见

 

 

 

 

 

 

(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