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年度项目指南
国科发基〔2019〕236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司局,各有关单位:
根据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总体要求,科技部、财政部按照需求导向和分类整合的原则,在原“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基础上,重新整合设立“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现将2019年度项目重要支持方向(见附件)予以公布,请根据要求组织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申报总体要求
1.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是指面向科学目标和国家战略需求开展的对自然本底数据和材料的获取、对已有数据和材料的整理与编研等科技基础性工作,具有基础性、公益性、系统性等特征;主要目标是产出权威系统的科学数据、调查报告、科技资料、图集图件等基础性成果,并实现开放共享,以推进基础学科发展、支撑科技创新活动、支撑国家宏观决策等;重点支持内容聚焦于典型、重点和特色主题,查漏补缺,区别于行业业务工作。
2. 申报单位根据重要支持方向的内容以项目形式组织申报,根据工作任务需要设立课题。项目申报书应涵盖重要支持方向的全部研究内容,并提出明确、可考核的指标。
3. 原则上每个重要支持方向立项支持1个项目;本批项目拟安排专项经费总额约3亿元。在项目申报阶段,申报单位和申请人只提供项目任务申请书和初步预算需求总额,不编制经费预算。经专家评审基本确定立项后,由项目申请单位编制预算申报书。根据项目评审和预算评估情况,正式立项并签订任务书。
4. 项目申报单位推荐本单位1名科研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每个课题设1名课题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须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项目执行期一般为3~5年,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执行年限。
5. 按照发挥资源配置最大效益的原则,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和相关条件,鼓励资源调查区域邻近地区优势单位承担或联合承担相关任务。
6. 为更好地向科技界提供公共服务,项目组织时应注意加强与国家主体科技计划、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等的衔接,具有详细明确的数据、资料汇交和共享计划,项目完成后所有数据要按照有关要求实行开放共享。
7. 项目申报书应按格式要求填写完整,并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提交。项目申报单位与所有参与单位签署联合申报协议,并签署项目申报单位及项目负责人诚信承诺书。
8. 所有申报项目须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并推荐后统一报送,不受理个人申报。各推荐部门应加强对所推荐的项目申报单位及其合作方资质、科研能力的审核把关,按时将推荐项目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提交。
二、申报资质要求
1. 申报单位必须是中国大陆境内注册的中央级科研院所或高等院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条件,运行管理规范。政府机关不得作为申报单位进行申报。申报项目须通过申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推荐,同一申报项目不得多头申报和重复申报。
2. 项目(含课题)负责人须为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科研人员,项目(含课题)负责人申报当年不超过60周岁(1959年1月1日以后出生),工作时间每年不得少于6个月。项目(含课题)负责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本项目的研究和管理。
3. 项目(课题)负责人限申报一个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以下简称“改革前计划”)以及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牵头申报本专项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的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含课题负责人)也不得参与申报项目(课题)。
项目参加人员的申报项目和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总数不得超过2个;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负责人不得因申报本专项项目(课题)而退出目前承担的项目(含任务或课题)。计划任务书执行期到2019年12月底之前的在研项目不在查重范围内。
4. 受聘于内地单位的外籍科学家及港、澳、台地区科学家可作为项目(含课题)负责人,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提供全职聘用的有效证明,非全职受聘人员须由内地聘用单位和境外单位同时提供聘用的有效证明,并随纸质项目申报书一并报送。
5. 以下人员或单位不能参与申报项目:(1)参与本年度指南评议及指南编制的专家;(2)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务人员(包括行使科技计划管理职能的其他人员);(3)在承担(或申请)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有严重不良信用记录或被记入“黑名单”的单位或个人。
申报单位在正式提交项目申报书前可利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相关参与人员承担改革前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在研项目(含任务或课题)情况,避免重复申报。
三、形式审查和评审流程
1. 本专项委托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开展项目过程管理。
2. 项目申报截止后,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按照本通知要求开展形式审查和评审工作。
四、具体申报方式
1. 网上填报。请各申报单位按要求通过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进行网上填报,网上填报的申报书将作为后续形式审查、项目评审立项的依据。申报书格式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相关专栏下载。
申报单位网上填报申报书时间为:2019年7月29日8:00至2019年9月 9 日17:00。
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 http://service.most.gov.cn;
技术咨询电话:010-88659000(中继线);
技术咨询邮箱:program@most.cn。
2. 材料报送。请各推荐部门于2019年 9月 13日前(以寄出时间为准),将加盖推荐部门公章的推荐函及推荐项目清单(纸质,一式2份)以及加盖申报单位公章的申报书(纸质,一式6份),寄送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申报书、推荐项目清单须通过系统直接生成打印。
3. 受理单位和咨询。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负责受理申请和咨询。
联系人:李俊瑶,王祎 (形式审查负责人)
电 话:010-58881469
传 真:010-58881116
材料寄送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乙15号 邮编:10086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附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9年度项目重要支持方向
科 技 部
2019年7月11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2019年度项目重要支持方向
一、生物学重要基础数据资源整理及数据库构建
工作内容:针对我国重要生物学基础数据资源,收集物种、资源及其相关的多组学数据,获取数据产出、数据类型、数据存储、数据分布等信息,调查数据资源现状,建立我国生物学重要基础数据资源目录,建成开放共享的生物学数据资源信息系统;建立生物遗传资源、模式物种基因组、功能模块等重要的参考数据库;开展多维生物学数据系统整合、开放共享、挖掘利用的综合研究。
考核指标:(1)建立中国生物遗传资源数据库,整合遗传资源物种及多组学数据10万条;(2)建成开放共享的重要中国生物组学基础数据库,涵盖不少于1000物种的1000万条数据记录;(3)建立合成生物元件、酶、功能微生物等重要的参考数据库;(4)编研出版《中国生物学重要基础数据现状及发展报告》。
二、新疆第三次综合科学考察典型区域预调查
工作内容:选取新疆及周边中亚区域典型山地—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全面获取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矿产、人类活动等生态系统主要参数数据,以帕米尔高原、西天山、塔里木河流域荒漠河岸林、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梭梭荒漠以及南疆和田绿洲生态系统为重点区域,调查其气候、冰川积雪、径流、地下水资源、生物多样性、植被退化状况以及典型区绿洲演变过程、人类活动历史、土地利用格局变化过程等,收集和保存高寒、高温、干旱、高盐碱等极端环境抗逆生物资源,采集标本,绘制相关生态要素图件,建立资源信息库及数据共享平台,提交调查报告,为第三次新疆科考提供全面的基础性支撑报告。
考核指标:(1)建立典型区域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基础要素数据库,绘制相关图件4份;(2)采集生物资源标本1000份,建立战略生物资源DNA条形码数据库;(3)编写典型区域水土平衡、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现状与发展过程及人类活动影响的调查评估报告3部。
三、农牧交错区有害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
工作内容:重点开展我国华北与东北地区农牧交错区有害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栖息环境、种群数量、为害状况的系统调查,收集有害动物标本和组织样品;建立基于DNA条形码的物种快速鉴定体系;开展有害动物物种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共享系统建设。
考核指标:(1)采集有害动物(如啮齿动物、昆虫等)标本2000号(300种)和组织样品500份;(2)建立有害动物DNA条形码数据库与快速鉴定系统;(3)建立我国农牧交错区有害动物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和信息化管理共享系统;(4)提交我国农牧交错区有害动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报告1份。
四、主要草原区有害昆虫多样性调查
工作内容:通过对我国主要草原区域害虫的系统调查,采集害虫的标本和样品,建设草原害虫标本库和DNA条形码数据库;收集主要草原区域害虫的物种组成、发生规律和危害状态等基础数据,构建草原害虫整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评估我国主要草原区域害虫发生的现状。
考核指标:(1)采集害虫标本10万号(800种),样品10000号,构建草原害虫标本馆;(2)获取500种以上的害虫DNA条形码5000条,构建草原害虫DNA条形码数据库;(3)建立草原害虫整合数据共享与服务平台;(4)提交我国草原害虫发生现状的调研报告1份。
五、东北禁伐林区野生经济植物资源调查
工作内容:开展我国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系统调查,获取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组成、现状与分布等基本信息;系统收集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的物种凭证标本和种质资源,获取重要物种的遗传资源信息;评估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重要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经济与社会价值;构建我国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物种数据库和信息查询平台。
考核指标:(1)收集我国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标本10000份(500种以上),种质资源2000份以上(500种各3~5个种源);(2)构建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标本库和种质资源库;(3)评估50~100种重要野生经济植物资源的价值;(4)建立我国东北禁伐区天然林野生经济植物资源整合数据库与信息查询平台。
六、主要沼泽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工作内容:针对我国主要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采集植物标本、种子和DNA分子材料,获取其植物种质资源关键信息,摸清其植物种质资源现状;开展植物种质资源生境要素数据调查,对沼泽植物种质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完成中国主要沼泽植物物种编目并建成沼泽植物种质资源库,开展《中国沼泽植物种质图志》的编研。
考核指标:(1)编制中国沼泽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保存技术标准和规范;(2)建立中国沼泽植物种质资源信息数据库(500种共2000份以上)及信息共享平台;(3)采取沼泽植物样本8000份,采集沼泽植物群落样方及其生境数据10万条以上,获取沼泽植物DNA条形码2000份以上;(4)编研出版《中国沼泽植物种质图志》。
七、主要沿海滩涂特色微生物资源调查
工作内容:对渤海湾、胶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我国主要沿海滩涂地带进行微生物资源调查。采用传统及新兴培养方法相结合,开展滩涂特色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培养、鉴定和保存。建立滩涂特色微生物资源库,同时建立对应的DNA条码库及数据库。
考核指标:(1)采集覆盖我国主要的沿海滩涂分布地区,从100个以上的不同采样点采集各类标本5000份以上,分离保存菌种10000株以上;(2)80%以上菌株鉴定到属水平,50%以上菌株鉴定到种水平;(3)建立对应的滩涂特色微生物菌种数据库及DNA条码库;(4)编研出版《中国滩涂特色微生物目录》。
八、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调查
工作内容:开展全国主要木本油料植物主要包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核桃、仁用杏、榛子、香榧、偃松、油用牡丹、扁桃)和工业用油树种(无患子、油桐、黄连木、文冠果、元宝枫、翅果油树、乌桕、光皮树、山桐子、山苍子等)种质资源调查和收集工作。开展食用油料树种各树种分布区野生种和近缘野生种的系统调查、收集和保存,围绕特异农家类型和抗性资源开展补充收集鉴定;开展各工业用油树种自然分布区划分和核心分布区种质资源的基础性生物生态特征调查,为新种质创制和高效育种奠定基础。
考核指标:(1)覆盖主要食用油料树种分布区80%的区域收集保存野生种和近缘野生种资源1000份以上(每个树种6~8个种源,每个种源20份),新收集并迁地保存特异农家类型和抗性资源200份,建立收集圃中所有种质资源表型数据库和分子身份证;(2)收集工业油料树种种质资源2000份以上(每个树种6~8个种源家系),树种分布区划分及核心分布区内种质资源的生态学、生物学特性、图片和数据1000份以上,获得油脂特色功能成分测试数据100份以上;(3)编制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图谱1套;(4)建立主要木本油料植物种质资源共享信息平台。
九、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植物科学调查
工作内容:重点开展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植物的纤维种类、形态、微细结构、化学组成、物理性能、空间分布及利用现状的系统调查,收集野生纤维样品,获取相关基本信息;建立轻纺用野生纤维分类鉴定方法和流程,开展野生纤维鉴定和图像采集,编制野生纤维及其资源植物图谱;开展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植物及其纤维资源特征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共享系统建设。
考核指标:(1)采集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1000份以上,建立包括200种以上轻纺用野生纤维的样品库;(2)建立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数据库,实现野生纤维种类与鉴定信息的正反向查询;(3)编制轻纺用野生纤维多样性、形态、物化性能、空间分布等调查技术规范1套;(4)提交轻纺用野生纤维资源植物科学调查报告1份。
十、我国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科学调查
工作内容: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等7大区域各选择4个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状况科学调查点,涵盖城市和农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县。通过问卷调查、膳食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方式,收集孕产妇营养和健康状况等基础数据。对孕产妇的营养和婴幼儿养育等健康知识、产妇的婴幼儿养育行为等进行调查。建立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状况科学调查基础数据库,制作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科学调查图集。
考核指标:(1)建立28个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采集调查点,城市和农村地区各14个;(2)获得10万条以上孕产妇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基础数据,并建立数据集(库);(3)编制全国和7个区域的孕产妇营养与健康状况科学调查可视化图集。
十一、中国消化系统肿瘤高-低发区域影响因素的综合调查
工作内容:基于既往长期随访队列人群数据基础,在我国消化系统肿瘤(主要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等)高发、低发地区,系统收集整理我国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死亡及人群危险因素监测信息,开展影响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医学和生物因素综合调查,包括膳食等生活方式因素、环境因素、医学检查、实验和生物学指标、个人和家族病史及相关临床诊疗、病理、影像资料、医疗卫生费用数据、生物样本资源等,综合获得高发、低发不同区域消化系统肿瘤及影响因素基础数据。
考核指标:(1)具有覆盖我国城乡消化系统肿瘤高发、低发两大区域的基础数据科学调查基地;(2)收集长期随访队列人群5万例以上数据量,获取我国高发、低发区影响消化系统肿瘤发生的社会经济、环境、医学和生物因素综合数据集;(3)编制我国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影响因素、临床资料、肿瘤登记监测现状的汇总数据集;(4)获取消化系统肿瘤综合生物资源(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DNA样本、病理标本等)和数据库;(5)为明确我国居民消化系统肿瘤的病因与重要影响因素,开展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和提出防控策略提供基础科学数据。
十二、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现状调查
工作内容: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北和西南等7大区域,选取不同等级的综合性及专科医院开展调查,每个等级各选择至少2家医院。利用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的规范化调查与监测方法,针对不同临床科室开展相关样本采集,调查不同病种、不同疾病阶段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特征及人群易感性,建立我国高发病原菌种类及其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数据库。
考核指标:(1)构建覆盖全国的感染病原菌敏感性与耐药性区域监测网络,包括40个以上样本采集调查点;(2)编制我国及7大区域分医院等级、分病种、分性别、分年龄层的感染病原菌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分布图谱;(3)建立我国高发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与耐药情况数据库。
十三、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数据整编及其功能性状调查
工作内容:以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台站为主,重点整合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观测数据,系统开展具有代表性生态系统的生物组分和结构、功能性状调查和数据集构建;完善并发展性状从器官—物种—群落—生态系统的尺度拓展方法,建立中国区域典型生态系统性状关键数据集,填补该研究的数据空白。
考核指标:(1)整编50~60个野外台站的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生态系统生物组分、系统结构数据集;(2)整编和生成包含30个森林、15个草地、10个荒漠的中国地带性典型生态系统组分、结构、过程和功能的性状数据产品集(15~20个关键参数的生态系统植物性状数据产品);(3)编制典型生态系统植物性状从器官—物种—群落—生态系统的野外调查规范和数据尺度拓展方法1份;(4)提交中国典型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数据整编及其功能性状调查报告1份。
十四、“一带一路”沿线材料腐蚀及典型环境特征科学调查
工作内容:系统开展“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及南北极典型服役环境下材料的腐蚀情况调查研究,掌握相关国家和地区材料腐蚀基本情况和特征;开展典型钢铁、有色金属及高分子材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环境试验及调查研究,收集“一带一路”沿线腐蚀大数据,开展腐蚀环境等级划分和调查评估;归纳总结“一带一路”沿线材料腐蚀规律和特征,收集整理材料腐蚀工程案例及背景资料,开展材料腐蚀及环境观测数据分析加工,建立多元异构材料腐蚀数据库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与其他相关国家级数据共享平台的对接共享。
考核指标:(1)提交“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各国及南北极典型服役环境下材料的腐蚀情况调查报告1份;(2)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典型环境特征,选取10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开展典型材料(7种材料以上)的环境腐蚀试验,获得500件以上试样1~2年的试验观测数据;(3)选取5个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持续收集腐蚀环境大数据500万条以上;(4)建立“一带一路”材料腐蚀数据库及共享服务平台,收录数据量500万条以上,报告5份以上,图片1000张以上,案例50个以上。
十五、中国主要自然疫源性病毒资源的科学调查
工作内容:重点开展我国主要野生动物(蝙蝠、鼠、鸟等)和虫媒(蜱、蚊)携带病毒病原的系统本底筛查;调查主要动物宿主和媒介携带病毒谱,确定我国自然疫源性烈性病原的分布情况;利用生物安全平台分离鉴定新病毒;针对重要的致病性新病毒进行病原学基本特性研究;建立国家战略病毒病原资源库及共享数据库,并开展资源及信息共享服务。
考核指标:(1)提交我国重点区域蝙蝠、鼠、鸟、蜱、蚊等携带烈性病毒病原谱系、遗传特征和地理分布的调查报告1份;(2)获得100株以上新病毒/毒株的基因组;(3)完成50株重要病毒病原的分离鉴定与标准化收集和保藏;(4)完成10种重要新病毒/毒株的病原学特性分析,其中5种以上重要致病性新病毒完成基于细胞水平及小动物水平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5)建立标准化病毒病原资源库及共享数据库。
十六、不同气候带典型山区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调查
工作内容:在我国不同气候带具有国家野外台站支撑的典型山地,如长白山、秦岭、贡嘎山、哀牢山、色季拉山、天山等,开展生物生产资料(森林树木、草地植物、灌木和农作物)、药用与经济(观赏花卉、木本香料、食用菌等)资源物种种类组成、空间分布、及利用现状与可利用潜力的综合调查;开展土地资源禀赋、空间分布与利用潜力调查;开展山区自然和人文特色与生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调查,并开展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评估;系统分析近30年来区域气候环境、水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开展区域山地灾害环境(滑坡、崩塌、泥石流、山洪等)类型、频度与空间分布调查,并对近30年来山地灾害变化趋势、归因及其影响进行全面分析。从物种(植物、动物)、生态系统、景观等尺度,系统开展山区生物多样性组成、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变化的调查与分析;编录区域典型的孑遗植物、特有与珍惜动植物物种、区域环境指示性植物物种以及濒危物种种群现状及其空间分布。
考核指标:(1)建立1套系统完整的典型山区数字山地资源环境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库(包括区域生物、土壤、气象、山地灾害以及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资源等);(2)编制典型山区药用、木本花卉、木本香料、食用菌等特色生物资源数据库,采集其种质资源300~500种,总数2000份以上,建立标本库入库(圃)保存;(3)发布典型山区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变化及其影响的综合评估报告1份;(4)建立典型山区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编制山地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图谱各1套;(5)提交区域生物资源利用和保护、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政府咨询报告5份以上。
十七、图们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
工作内容:综合运用野外考察、采样分析、卫星遥感和实时监测技术等,重点开展图们江流域水资源与水环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生物多样性与虎豹等重要生物类群、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综合科学考察;分析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对流域植被、水文和生物多样性变化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影响;开展图们江流域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数据集成与共享系统建设。
考核指标:(1)采集森林和湿地的动植物样品2万份;(2)建立图们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水文和水化学特征、植被、土地利用、重要生物类群、生态系统功能等)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1套;(3)编制图们江流域重要物种多样性、种群现状、空间分布等调查技术规范1套;(4)提交图们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调查报告1份,系列图件1套。
十八、大别山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
工作内容:对大别山区生物资源的组成与分布进行调查,系统采集各类生物的标本和组织样品,整理制作标本,编目已有标本及物种信息;建立大别山区生物标本实体库、物种资源数据库以及重要生物资源样品库;建设大别山区重要生物类群的DNA条形码数据库;评估大别山区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现状。
考核指标:(1)采集各类生物标本12万号,收集和保存各类生物组织样品与遗传材料等6000份;(2)完成大别山区生物物种5000种以上的鉴定,获取500种的DNA条形码5000条;(3)建立大别山区生物标本与组织样品库、物种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以及重要生物类群的DNA条形码数据库;(4)提交大别山区生物资源组成、分布与资源现状评估报告1份。
十九、西江流域资源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
工作内容:开展西江干流重点流域(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及河口)水生态基础要素调查,建立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和水资源状况基本信息库,解析水生态基础要素变化趋势;开展西江干流重点流域浮游生物、底栖无脊椎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鱼类早期资源、鱼类及水生哺乳动物、外来入侵物种等水生生物资源与多样性调查,采集实物标本,收集生态照片,建设图像库、标本库和共享数据库;掌握水生生物主要生态类群的种类组成及分布、生物学特征、种群结构及栖息地特征等信息,评估生物多样性资源现状与动态变化趋势。
考核指标:(1)建立河流(湖泊、水库)水环境和水资源状况基本信息库;(2)建立水生生物物种信息库,收录物种300种以上;(3)建立西江干流河流(湖库)水生生物标本库,采集标本2万号以上;(4)编制水生生物检索系统和《西江干流水生生物多样性原色图谱》。
二十、蒙古高原(跨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
工作内容:以中国毗邻区域的蒙古高原为研究对象,沿地理纬度、经度、海拔、以及中蒙俄的重要交通干线,依据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强度梯度等设计野外考察基准样地系统,并结合历史资料整编、卫星遥感观测等技术,开展点—线—面结合的区域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重点采集和整编气候、土壤、水文等资源和环境要素,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及景观结构基础信息,评估蒙古高原的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现状。
考核指标:(1)构建蒙古高原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和动态监测基准网络1个,建立涵盖蒙古高原全境的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综合考察基础数据库1套;(2)编辑出版区域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地理分布图集1部,编辑出版蒙古高原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的分布及其种群特征、生态系统和景观特征等图集1套;(3)提交蒙古高原资源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及技术咨询报告1份。
二十一、中国海岛志编研
工作内容:收集历史上特别是近30年以来国家及地方的海岛调查数据与成果;实地调访或踏勘各海岛,补充相关数据和影像摄录;收集各海岛的高分辨率卫星遥感与航空遥感影像,并进行处理分析和信息提取;建立海岛信息数据库;按省级行政单元编辑出版《中国海岛志》,包括辽宁省、河北省与天津市、山东省、江苏省与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台湾省、广东省、香港与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自治区、海南省各一卷。
考核指标:(1)入志海岛共约6000个;(2)建立全国海岛数据集1套;(3)正式公开出版《中国海岛志》13部,总字数1500~1800万字;(4)收录正色遥感影像图、地图和照片6000幅以上。
二十二、中国濒危植物红皮书编研
工作内容:对我国3700多种受威胁物种(濒危物种)进行深度评估,开展野外居群补点调查,补充和完善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信息库;测定中国3700种受威胁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确定能反映物种差异的3~5个高可变区域DNA序列作为物种的遗传标识,建设濒危物种特有遗传标识库;开展《中国植物红皮书》编研。
考核指标:(1)建立网络版中国植物物种红色名录本底数据库;(2)建立4000种以上濒危植物物种遗传标识数据库;(3)编研出版《中国植物红皮书》。
二十三、中国古脊椎动物志编研及门类系统整编
工作内容:运用新的系统分类方法对我国已有的化石进行系统总结,开展我国古生物学志书编研工作。对8个古脊椎动物门类进行总结编研,出版《中国古脊椎动物志》,获得相对完备、系统的古生物学基础资料,为我国古生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考核指标:(1)按照古脊椎动物门类出版志书8册,每册30~80万字,平均在50万字左右(含图版40~100幅);(2)出版专著2部。
二十四、中国矿物志(硅酸盐矿物卷、有机矿物卷)编研
工作内容:编著出版《中国矿物志》第六卷《硅酸盐矿物》卷第一分册《正硅酸盐矿物》、第二分册《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和第七卷《有机矿物》,建立中国正硅酸盐和环状结构硅酸矿物档案数据库及有机矿物档案数据库。系统整编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并为IMA CNMNC正式批准认可的600余个相关矿物种的所有基础数据以及在中国的分布产出状况和研究成果。
考核指标:(1)出版《中国矿物志》第六卷《硅酸盐矿物》卷第一分册《正硅酸盐矿物》和第二分册《环状结构硅酸盐矿物》以及第七卷《有机矿物》;(2)建立矿物资料信息数据库。
二十五、中国植被志(针叶林卷)编研
工作内容:在《中国植被志》已完成的自然植被研编规范及几个植被类型10卷册志书的基础上,系统收集、整编中国针叶林的文献资料并辅以野外补充调查,获得植物群落外貌、结构、组成、生境等方面的科学数据和样品,充实中国植被综合数据库;开展《中国植被志》针叶林3卷(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10册的研编工作。
考核指标:(1)提交群落补充调查样方5000个,反映植物群落特征的照片10000张,植物标本3000号;(2)完成《中国植被志》针叶林3卷10册(水杉类落叶针叶林;冷杉林,寒温性松林,温性松林,暖性松林,铁杉林—黄杉林,柏木林—圆柏林,杉木林,其他常绿针叶林;山地针阔混交林)的研编工作。
二十六、汉语主题词表(生物医学农业卷)编研
工作内容:针对科技文献和科技基础资源中蕴含的相关科技知识、概念、术语等进行统一规范描述和知识关联的需要,选择生物、医学、农业三大领域,进行科技术语资源调查和新词发现,采集专业术语,对采集的术语进行领域范畴分类;识别同义术语,遴选叙词,建立资源描述术语规范及同义术语相互转换机制;建立中文、英文、拉丁文术语的映射关系;建立中文术语间知识的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建立生物、医学、农业三大领域汉语叙词库(主题词表)及其服务平台;建立叙词库更新及维护的常规机制和程序。
考核指标:(1)采集生物、医学、农业专业术语40万条以上;(2)建立生物、医学、农业三大领域叙词库,叙词20万条以上,同义关系、等级关系、相关关系均不少于20万个,每条叙词都有领域范畴分类;90%以上的叙词有对应的英文或拉丁文;(3)在互联网发布生物、医学、农业三大领域叙词库并提供在线服务;(4)编制出版生物、医学、农业领域汉语叙词表。
二十七、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数字地图编研
工作内容:面向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利用遥感影像研制的多期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以水域、耕地、建设用地、森林、草地、湿地等专题要素为对象,通过空间统计和关联分析,揭示其在空间分布、时间变化与成因机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层次专题知识库;开展结构化建模、关联化处理,建立基于知识图谱的在线知识服务系统;编制出版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图集,开展社会化的知识共享服务。
考核指标:(1)采集1万条以上反映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的知识点;(2)在线知识服务系统包括8大类、50小类的知识节点;(3)完成不少于2期、分辨率不低于30米、经时空协调一致处理的全球地表覆盖数据集;(4)出版全球地表覆盖时空变化知识数字地图集和纸质地图集(不少于300页)。